河西村的宋守勤今年54歲,至今未婚,無兒無女,與他82歲的母親沈俊樓相依為命。由於母親常年有病在身,兩人生活比較困難。了解到相關情況後,鎮村工作人員多次上門與母子兩人溝通,並與容城縣民政局協調,將他們安置在容城縣的一家公立養老中心託老。村裡還有一對因宅基地糾紛20年不說話的兄弟,在測量過程中,工作人員耐心調解,兄弟兩人最終握手言和。
「管控期間,像這樣的解決群眾生活困難、調解矛盾的故事還有很多。」大河鎮黨委副書記宋亞青是河西村駐村工作組成員之一,負責全鎮矛盾糾紛與信訪維穩等工作。他說,幫助涉遷群眾實現良好過渡,為新區建設鋪路搭橋,既是需要用心解決的重大任務,也是駐村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
每次雄安新區或縣裡組織培訓,宋亞青的筆記本都要寫得滿滿的,生怕有什麼遺漏,一定要把徵遷政策宣傳到位。宋亞青說:「學習是必須的,作為一線工作人員,如果自身學習都不到位,工作怎麼能做好。」
「說實話,一開始也有群眾不理解,但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跟老百姓交心,現在大家都能接受。」宋亞青說,現在走訪入戶,家家都能坦誠相待,覺得特別有成就感。作為容城縣本地人,宋亞青覺得能參與新區建設既是光榮也是責任,他堅信未來的雄安新區一定是人民安居樂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