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一個兩歲小男孩,在廣場上玩,用手摸了一下地埋燈,結果燙出一手水泡。
這種地埋燈究竟有多燙?
在杭州西湖文化廣場上,有這種長方形的地埋燈,人來人往,很多人從上面走過,小朋友對地上這種發光的燈也是格外感興趣。
摸一下,這個燈似乎不燙,溫溫的挺舒服,並不會燙傷人。
溫州燙傷小男孩的燈是埋在樹下面,照亮樹幹
這邊的廣場上也有這種燈,溫度怎麼樣呢?
摸一下,燙!根本沒法靠近。
這種黃色的燈光線非常強烈,溫度也很高,用溫度槍測一下,居然有90.7℃,這差不多就是開水的溫度了,成年人也會燙傷啊。
溫度槍測試的是地埋燈的中心溫度,那麼這個燈表面是不是也一樣燙呢?
一層玻璃能否起到隔熱的效果?用一個雞蛋試試看。
雞蛋敲碎在燈上,半小時左右,熟了,可以拎起來,蛋黃也都凝固的,看樣子這種燈的表面溫度也相當高。
溫度這麼高的地埋燈,卻並不太容易引起大人的注意,許多小朋友在燈旁邊玩耍,我們隨機採訪了幾個家長,幾乎沒人意識到這種燈會有燙傷的危險。
廣場上的地埋燈為何這麼燙?
三雄極光杭州辦事處主任徐佩說,發熱的地埋燈都是金滷燈或者高壓鈉燈,一般的地埋燈只是點綴,功率不高也就不是很熱
但是這種樹下的地埋燈,要把樹照亮,所以功率大,熱量高,如果燈具本身的散熱設計不好,90℃高溫很正常。
如果是這種高溫的地埋燈,應該設有警示牌和防護罩,但很多廣場因為維護不到位,警示牌防護罩都沒有了。
現在很多新建項目的地埋燈都採用LED燈,一般是白光,沒有什麼溫度。
而看到黃光的往往就是高壓鈉燈或者滷素燈,如果看到這樣的地埋燈,一定要讓小朋友遠離,確保安全。
本文轉自:好奇實驗室
關注「杭州辣媽」,參與活動拿大禮!
(長按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