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的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對於日常生活中水質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為了有個更加安全放心的用水環境,很多人會選擇水龍頭淨水器來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但是很多人都比較糾結,到底要不要買水龍頭淨水器,一邊想買,一邊又怕買來沒有用,到底水龍頭淨水器有用嗎?
不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大家在趕集的時候都會看到各種各樣擺地攤的人,其中,水龍頭淨水器是消費者圍觀的熱點攤位。攤主用簡單的裝置可以瞬間把渾濁的汙水還原成透明的清水,直接飲用,但價格不到100元,看完「表演」的人幾乎都會買上一個這樣神奇的「淨水器」。
但是,這樣「淨化」的水真的安全嗎?
通常,真正的直飲淨水器一定有反滲透功能,在很多消費者家裡的也是這個產品。 反滲透淨水器一般裝備有PP棉、活性炭、RO膜三種材質的過濾器。其中,PP棉作為淨水的最後工藝,可以率先阻斷水中的鏽、砂土、藻類等大粒子物質。經過PP棉的過濾,第二條路是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去除水中殘留的氯等消毒副產物及其他異味。
最後的過濾是RO膜,也就是過濾精度最高的反滲透元件,納米級孔徑可以過濾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最終以水質為直接飲用標準。
因此,地攤老闆用龍頭淨水器「淨化」過的水看起來乾淨透明,但水質安全難以保障。因為它過濾的透明水中依然可能存在肉眼看不到細菌和有害物質,用戶不能直接飲用。
那麼,用戶有必要在家裡安裝淨水器嗎?答案很明顯,有必要。
淨水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各種濾芯,將水一層層淨化,達到去除雜質的目的。從過濾的精度,淨水器分為粗過濾、超濾、RO反滲透。粗過濾是幾微米,例如網絡銷售比較大量的水龍頭淨水器、陶瓷濾芯。超濾一般是超濾膜,UF是超濾膜的第一個英文縮寫,一般宣傳是0.01微米,因為最小的細菌病毒是0.03微米左右。純水機是利用RO反滲透原理,過濾之後水質比較乾淨。
淨水器最大的用途就是淨化自來水,淨水器通過活性炭、KDF的吸附作用,過濾掉自來水中的懸浮物、細菌、鐵鏽、藻類、微生物等雜質,使日常生活飲用水變得純淨;淨水器還可以過濾掉自來水中的餘氯,過濾後的水飲用更健康。
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飲用水的安全,消費者在選擇淨水器時可以事先了解一些相關知識,根據自己的需要,從正規渠道購買技術專業、口碑好的淨水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