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陰謀論者的說法,「集體跟蹤」是美國法律漏洞的產物,讓情報組織(CIA、FBI)或保全組織得以在不犯法的情況下,對指定人物進行長時期的騷擾和監視。
被監視的人不只是市民心目中的罪犯,而是政府或是大企業眼中的"潛在滋事分子",可能是洞悉到政府秘密的陰謀論者,亦可能是鼓吹絕對網絡自由的網民。
「集體跟蹤」最終目的不是殺死這些有危險主張的市民,而是逼使他們陷入精神失常,讓危險的主張在公眾眼中"看起來沒有那麼可信"。
以下是部份受害者的經歷︰
「..我當時住在一間旅館。酒店的人會告知那些追蹤者關於我房間的細節,因為政府讓那些人協助他們調查。
每次我出去抽菸,都會有一個「陌生人」過來問我要一支煙。 我會給他們一支香菸,然後他們會開始談論我的事,例如我酒店房間細節....
他們也會監視我看過的電視頻道,然後談話時就會提到它們,甚至說我最愛看是什麼...」
「..陌生人經過我房子會揮舞拳頭,又或刻意放慢速度,做出切割脖子的抄勢,甚至手指就弄成槍狀指向天空。有時候瞪著我、嘲笑我,但有時候又會很有禮貌地揮手...」
究竟這只是精神病人的胡言亂語,還是政府真的如此險惡?這個我們會在文章後段討論。
但在此之前,讓我們多了解這些「集體跟蹤」陰謀論者的說法。在一個叫」Fight Gang Stalking"的反集體跟蹤網站,便列出五大種集體跟蹤手法︰
// 1.屋內煤氣燈操作 //
追蹤者會模仿《煤氣燈下》的情節,潛入受害者的家中並做出各種攻心行為,試圖讓他們認為自己失去理智。
例如搬動家俱,讓每件家俱移動半米至一米;換掉他們剛購買的服裝,用質料較差的次貨代替;換掉家中的小擺設,例如花瓶、油畫和毛公仔。
另一種較先進的做法是在受害人家具安裝發熱器或振動器,並不定時在遙距開啟。
令家俱微微發熱(梳化和睡床)或振動(牆上的油畫)。由於受害人很難找到那些藏得很好的小機器,會誤以為自己感官出現混亂。
// 2.大街上煤氣燈操作 //
煤氣燈操作並不只局限於家中,大街上也能進行,例如追蹤者模仿受害人的衣著然後在他面前複製他的一舉一動,包括吃飯的模樣、說話的姿勢、去廁所的時間,以製造錯覺感。
還有更可怕的是招數,數名追蹤者假扮成路人,刻意和受害者站得很近,甚至包圍住他,並在耳邊說出他的個人隱私。
例如重複他在電話說過的內容。在最恐怖的情況,他們甚至會把受害者還未知道的事說出來,以達到恐嚇效果,例如︰
追蹤者一號︰真可惜埃德叔叔無法前來。
追蹤者二號︰是啊,因為他上星期六去了高爾夫球場。這時候受害人才知道自己的叔叔前幾天在高爾夫球發生意外死亡。
// 3.追蹤日常生活 //
既然說是集體追蹤,當然離不開監視受害人的日常生活。在如今這個年代黑客進入受害者的手機鏡頭和電話進行操控,已經不是什麼難事。
但除此之外,還有派出直升機追蹤駕駛中的受害者,直到他到達目的地,才由地面的便衣人補上;
受害者夜晚在街上行走時,追蹤者打開手電筒,有意無意在受害者身上閃過數次,讓他們知道自己正被監視;在受害人服裝上灑上夜光物料,使他們更容易在黑暗、濃霧、大雪等地區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