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託保護好湄洲島——莆田持續推進湄洲島生態文明建設,開發與保護並舉,打造生態島、文化島、旅遊島和智慧島

2021-02-27 莆田人大視點

在老一輩島民的記憶裡,早年湄洲島一到冬季,西北風捲起漫天黃沙,出趟門都很困難。湄洲島要發展,植樹造林、改善生態是基礎。可要在這海風大、鹽鹼度高的海島上種活樹,又談何容易。

1998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赴湄洲島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植樹造林,海島大規模綠化由此展開。

「海中哨兵」紅樹林、「防風軍團」木麻黃、「喬灌木戰士」小葉榕和香樟……這些年來,湄洲島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實行精準化規劃、精緻化建設、精細化管養,島上的森林覆蓋率由當年的37%提升到58.3%,先後捧回「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區)」、全國首個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等一系列榮譽。

湖石淉是湄洲島唯一一處天然淡水湖,由於早年周邊居民生活汙水長期直排入湖,成了一個「黑臭湖」。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湄洲島啟動實施湖石淉及周邊生態水系綜合整治工程,通過對汙水收集、水質淨化、植物種養等,湖石淉及周邊區域水質從劣V類提升至IV類。曾經汙濁的湖石淉,華麗變身為生態溼地公園。

為全面化解海島汙水直排大海現象,湄洲島實施了海島汙水收集、處理等系列汙水治理工程,並將汙水處理廠尾水用於綠化灌溉、生態補水等。目前,湄洲島已建成約160公裡的汙水主次幹管,農村三格化糞池納管應接盡接,在全市率先實現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同時,常態化開展河道保潔、河道清淤、河道修復和水質監測,改善水環境。

湄洲島海岸線綿延30多公裡,有13處總長20公裡的金色沙灘,構成獨特的生態旅遊資源。然而,曾經猖獗的非法採砂行為,導致島上海砂資源和岸線生態環境一度遭受嚴重破壞。為此,湄洲島啟動專項治理行動,常態化打擊周邊海域非法採砂、非法圍填海等行為。自2016年以來,全島未發生非法採砂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湄洲島還全部取締石材加工場和畜禽養殖,為碧水藍天「讓路」;全面推行垃圾分類,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率達50%左右;推進「廁所革命」,主幹道平均每公裡內有一個旅遊公廁;實現無人駕駛汽車遊客體驗試運行,逐步汰換燃油車輛,推行全島電動化出行,打造全域零排放生態島和全域人、車、路、平臺智能網聯智慧島。

如今,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宏偉藍圖轉化為生動實踐的新畫卷,正在湄洲島大地鋪展開來。

相關焦點

  • 「生態+旅遊」論壇:崇明生態旅遊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主要內容有:新思維,生態旅遊發展模式的探索與研究;新趨勢,國際休閒旅遊發展趨勢分析;新理念,厚植生態優勢,打造全域旅遊;新產品,大力發展民宿,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新視野,網際網路時代的旅遊產業發展;新發展,崇明旅遊與上海迪斯尼的聯動發展等。
  • 湄洲島春節有多火爆,看看停車場就知道...
    記得去年春節的時候就有城友爆料湄洲島人擠人,而文甲碼頭更是呈現了一片車海的場面。有個平胸的女城友吐槽:「在湄洲島碼頭最尷尬的事情不是被別人擠到胸部,而是擠到到胸部後,胸罩癟下去,彈不起來了。。起來了。。來了!那麼2016年春節,湄洲島會不會又上演人海與車海場面。接下來跟著新城君一起來欣賞欣賞,這被稱呼為福建最大停車場——文甲碼頭停車場。首先來個視頻直播。
  • 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保護優先 適度開發 打造熱帶休閒型海洋牧場
    會上,海南省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牧場團隊負責人王愛民教授在《三亞蜈支洲島海洋牧場生態系統的構建和效果》的主題報告中指出:蜈支洲島周邊海域屬於典型的珊瑚礁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極為脆弱,但通過建設海洋牧場,近年來,據持續現場監控顯示,蜈支洲島海洋牧場海域的遊泳動物生物多樣性較高,分布較均勻,活珊瑚覆蓋率均值為28.18%,介於
  • 金昌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會召開
    《金昌日報》訊:2月16日,市委書記王建太主持召開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會議,分析當前我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研究部署當前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    會上,市生態環境局、市審計局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全市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和全市黨政主要領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 縣生態環境局局長胡長春: 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建設「五型」政府機關
    胡長春表示,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全力推進「五型」政府建設。生態環境局將以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目標,凝心聚力,結合實際,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採訪 縣生態環境局局長 胡長春:一是築牢忠誠之本。
  • 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發展壯大環保產業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作為一名從事環境汙染治理工作13年的基層代表,潘麗梅十分關注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我來自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民營環保企業,主要從事礦山、鋼鐵、火電、化工等行業的工業廢水和市政汙水處理業務,我負責的是水汙染處理工藝技術研究開發。」
  • 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十四五」主要任務
    2月上旬,《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正式印發。《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8個標誌性戰役」將繼續打響,築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 潿洲島旅遊區醫院綜合業務樓開工奠基
    、 2018年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新開工重大項目、北海市 2018年「四定」重大推進項目。按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其中,潿洲島旅遊區醫院(一期)項目擬建病床位250張,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7242.6萬元,按100張床位設置,建設用地15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主要建設急診、門診、醫技、住院等綜合業務用房以及相關配套設施。二期工程計劃建設醫療與養生相結合的基礎項目,包括有綜合醫院的醫療服務和中醫養生、療養、康復服務。
  • 微頭條|郭小雲調度長江岸線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時強調: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大保護 ,全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當日上午,郭小雲一行乘船察看了長江瑞昌段岸線整治成果和生態修復等情況,隨後在碼頭鎮政府召開了調度會。郭小雲指出,瑞昌是長江入贛門戶,19.5公裡長江岸線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要求,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大保護,努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 潿洲島老張公村民喜領土地流轉金
    1月20日,廣西海島生態投資有限公司潿洲島仙人掌基地第三期村民股金分紅大會在潿洲島老張公村舉行,現場共發放152萬元,村民手拿著一踏踏租金和分紅
  • 泰華梧桐島獲選2017年廣東省宜居環境範例獎
    2017年8月9日5名專家到泰華梧桐島產業園進行實地考察對該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泰華梧桐島從設計到建造充分採用生態理念和綠色建築技術包括海綿城市技術、風模擬技術、節能技術、節水技術等其中生態湖及雨水回收系統屋頂農場和立體綠化系統地下室自然通風採光系統清水混凝土和抿石子外牆技術全園區零殺蟲劑、零農藥、零化肥自然生態可循環的園林種植和
  • 【喜迎投洽會】生態勝地:宜居宜遊 盛世天堂 打造江南水鄉「大公園」 構築百湖之城「生態客廳」
    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構建「五位一體」總布局最基礎、最緊迫的戰略任務,深入實施「四五六」戰略,大力建設「1058」工程,其中8項生態文明工程總投資38億元。近幾年裡,8項生態文明工程穩步推進,截至今年9月底,11個子項已累計完成投資32.48億元。
  • 聚焦100秒丨金華市生態環境局浦江分局: 《不忘治水初心 牢記環保使命》
    不忘治水初心 牢記環保使命不忘初心,再接再厲;牢記使命,善作善成。我們將牢記黨的囑託,立足環保崗位,懷揣一腔赤誠,以建設生態文明為己任,不負韶華,持續奮鬥。浦江分局要在「為人民謀幸福」上有作為,就要不忘治水初心,牢記環保使命。我們聚焦統籌謀劃,推動主題教育有序展開。
  • 【生態環保】沙包堡辦事處生態環保工作再部署!全力擦亮轄區生態文明新「底色」
    為強化轄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梳理病因短板,全力落實生態環保督查整改工作,2020年5月7日下午,沙包堡辦事處組織召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暨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會議由我辦分管領導劉智剛主持,各部門(站所)負責人、各村(社區)支書主任等60餘人參與會議。
  • 【生態評論】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力量
    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以下稱「促進會」)以「傳播生態文化,推動生態創建,促進綠色發展」為宗旨,圍繞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工作,集聚各界力量,服務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努力為促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 東興市榮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 !為防城港首個獲此殊榮的區縣(市)
    10月9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廣西有3個縣(市、區)上榜,東興市名列其中。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東興市是防城港市首個獲此殊榮的縣(市、區)。 紅樹林。韋勇 攝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是國家生態縣、市的「升級版」,創建指標涉及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領域,是反映一個區域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的「金字招牌」。
  • 「十四五」生態文明怎麼建?
    內蒙古生態建設結果具有顯著的外部性,自治區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裡綠色長城,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立足「十四五」,我們將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
  • 【新聞】科技創新助力生態環境保護
    會上,清新環境副總裁高春山與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處長唐豔冬、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霖、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澤軍等環保界各路大咖,共同圍繞「科技創新支撐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話題進行高端對話和深入交流。
  • 【建鄴事】江心洲打造生態環保產業族群!勝科國際水務中心項目春節後有望開工
    據了解,該項目坐落於生態科技島東北部,總用地面積5.6公頃,總建築面積近7.6萬平方米,將包含國際水務研發中心、獨棟水務產業總部辦公樓,以及示範性國際人才公寓。項目將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水科學技術研發中心、水科學技術產權交易中心、水科學技術國際交流中心以及水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中心,整體規劃中已深度融入生態科技島的節能環保科技理念,將在南京打造全新的高端產業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