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最近網上曝光了不少從海外回國人員不配合國內疫情防控檢查的信息,有要求礦泉水的,有大吵大鬧的,也有肆意胡鬧的,最後都受到了應有的處置。那為何出現那麼多起事件呢?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1、最近是輸入性疫情的防控高發期,所以媒體集中曝光,就顯得特別多。這就像國內疫情初期一樣,很多國內的人也不配合,因此網上滿眼都是拒絕配合的、衝卡的、胡鬧的新聞一樣,這都是正常現象。等大家對這個問題不敏感的時候,相應的新聞就少了。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我國抗擊疫情效果顯著,而我方也希望其他國家可以更快的戰勝疫情,因此,在第一時間向各國分享抗疫經驗,伊朗、義大利、法國等國紛紛效仿,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為抗疫打下堅實基礎。此外,我國也毫不吝嗇的為疫情較為嚴重的友好國家提供物資援助,在滿足自身的前提下,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國。因為我們明白,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早已是命運共同體,尤其是在病毒面前,更應該攜手共進,共同戰勝疫情。
在我國援助伊朗、義大利、日韓等國之後, 不少國家發出求援信號,希望中方能夠助他們一臂之力。對此,我方表示,只要是友好國家,自然「有求必應」!近日,西班牙、塞爾維亞、菲律賓等國紛紛發出請求,其中也包括泰國。面對這些國家的求助,我方自然是一言九鼎,為他們提供緊缺的醫療物資援助。根據媒體19日報導,泰國已經收到了中方無償援助的一批醫療物資,其中包括11萬隻口罩、2萬個檢測試劑盒和2000套防護服。
不過,泰方在收到這些物資之後,並不知足,而是「獅子大靠口」般的請求從中方進口更多的藥品和醫療物資。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這種請求可以理解,畢竟庫存多一點會更有安全感;再加上現在印度原料藥告急,中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所以,選擇我方購買再合適不過。此外,對於口罩和防護服等當下的「戰略物資」,泰國也十分在意,並希望可以從中方加大購買量。畢竟我國現在口罩的日產量已經達到1.16億隻,可以滿足內需。
值得一提的是,泰國希望從中方採購更多的物資,並早早就宣布禁止口罩出口,確實是出於疫情的考慮;但近日卻向美國出口數百萬隻口罩,又是什麼魔幻操作?有媒體報導,近日,一家泰國工廠運往美國貨櫃中,發現560萬隻口罩;據悉,還有一批840萬隻口罩已經成功出口!其實,道理很簡單,大發災難財,賺取中間差價。畢竟,疫情發生以來,泰國的經濟也受到了影響,既然有錢賺,肯定不會閒著。只是在這個時候,還大發災難財實在是令人不齒!
2、不少歸國人員不了解國內的防疫方式,對目前的疫情情況還不太了解。在國外很多國家對疫情不太重視,所以在回國前很多人以為國內不會有太多的防範措施,一旦下飛機後遭遇多重檢查,就會顯得心浮氣躁。其實一直在國內的人都知道,測體溫、排隊、填寫報表、掃碼等等措施都是很正常的。這個問題需要在登機前甚至回國前及時了解,有關部門也要做好宣傳,這樣就不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相信絕大多數歸國人員在了解了政策後會配合的。
3、部分歸國人員在國外生活久了,會覺得戴口罩、接受檢測是不合規的行為,認為自己受到了侵犯。遭遇國內的狀況,就想通過一些方式來發洩一下。其實現在是非常時期,國內製定了很多非常規的規定,是為了大家共同的健康。切忌不要把國外那套理論放在國內使用,在國外也許更加嚴格,不要認為國內會輕易放鬆。這個是生活習慣不同,要學會入鄉隨俗,否則只能自食其果。
4、不可否認,有些檢查人員的語氣態度動作有點過,但是要知道,國內已經有2個多月的疫情,神經和體力都是比較消耗的。不可能做到輕鬆對待,因此回國人員也要了解,過於追求自我在這個時候不是太適合的。
總之,想要回國,就要遵守國內的規定,無論是華僑、華人、留學生、出國人員等等,只要踏上中國的領土,就要遵守國內的法律法規。如果不願意遵守,或者認為國外更好,可以呆在原地不動,這個時候,原地不動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大家怎麼看目前歸國人員出現的問題呢?歡迎留言發表看法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