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要過年了。
一起走過乘風破浪的2020,這個象徵著辭舊迎新的春節便顯得更加珍貴。
長江大橋掛起了一串串喜氣洋洋的紅燈籠,胭脂路上打年貨的老字號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陽臺晾曬乾上又掛滿了醃好的臘肉香腸。
武漢這座城市經歷過挫折與坎坷,依然堅持用街頭巷尾的濃鬱年味和無數個溫暖熟悉的瞬間,向牛年say hi。
趁著天氣晴好,在南方冬天限量版的珍貴陽光裡,我們拿著相機走上街頭,一起捕捉年味。
🌟
三萬組紅燈籠和中國結🏮
在每一條歸家路上祝你新年快樂
臘八節那天晚上,三萬組紅燈籠同時在武漢主要道路及窗口地帶點亮。
長江大橋、水果湖、光谷、沿江大道……火紅的燈籠和中國結在夜幕中亮起,映襯著高樓大廈和四通八達的路網,讓萬家燈火的熱鬧繁華,延伸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據說,這些大紅燈籠會一直掛到農曆正月十五。
在長江輪渡上,一邊聽輪渡汽笛轟鳴,載著江風浮浮沉沉時,滿目皆是中國紅。
還有長江兩岸絢麗多彩的燈光秀,和長長連成片的紅燈籠交相輝映,到處都能看見拿手機出來拍照的人。
大約是為了彌補去年春節「封城」的空寂無人,今年的武漢,想用「一夜點亮江城」的熱鬧,安撫每一個在武漢過年人的心。
一起走向2021,我們在武漢過年。
囤上各式各樣的年貨🧨
過個滿足的牛年
對於武漢伢來說,年味永遠都藏在剛出鍋的炸肉圓子和各式各樣的糕餅堅果點心裡。
哪怕如今隨處可見的美食,衝淡了我們對於春節的期待感,但囤上滿滿當當的年貨,依然過年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臨近年關,胭脂路上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字號粵漢糖點」每天都在排隊,糧道街上的老傅家糕點也是武漢人必買的春節限定美食。
還有國營老字號冠生園裡的雜糖、酥糖、京果,汪玉霞的招牌鹼酥餅……熙熙攘攘的人群打年貨的身影讓溫暖熟悉的春節氣息撲面而來。
萬松園「楊永興黃陂三鮮」的炸圓子師傅從早到晚忙得手沒停過,藏在小巷子裡傳承了兩代人的鄒爹爹炸圓子油鍋裡也飄散出油香。
年貨總是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不信你看,街頭巷尾的爹爹婆婆操著一口地道的漢腔漢調,提著一袋袋紮實的年貨,每個人臉上都是對新年的期待和喜悅。
春節快到了,新年好啊。
家家戶戶陽臺上的臘肉臘腸🍤
是饞了一年的家鄉味道
穿過繁華的鬧市,走過高大的玻璃幕牆,在武漢老居民區裡,也能看到最活色生香的年味。
天氣好的時候,抬起頭來從樓下往上看,每家每戶陽臺的晾衣杆上,都曬著醃好的臘魚臘腸。
一串串腊味整整齊齊排列在屋簷下,遠遠看起來像掛著的紅鞭炮,既喜慶又誘人。
看段子曾經說,過年時誰家的臘腸掛得越密集,就說明家裡越有錢。
雖然是玩笑話,但陽臺上的年味,確實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一家人對春節的期盼與熱情。
看到陽臺上晾曬的腊味,便能想到媽媽親做的菜,那些藏在記憶深處最熟悉的溫湯熱食,就像是精神上的年終獎,永遠都能用故鄉的味道,洗去一年的風塵僕僕。
因為年味最濃的地方,是家。
🎊✨🎊
春節在即,隨處可見的「年味」讓平常的日子散發出溫暖光芒。
不論武漢本地土著,還是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留在武漢的打工人,這個新年,讓我們一起做好防疫措施,少串門,不聚集,共同努力,彼此保護。
2021,平安順利,團圓安康。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公司立刻刪除
點擊「點讚」與「在看」
2021,我們溫暖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