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說:蟶子肥了,該吃蟶子了,二話不說,驅車前往寧海長街。
若你問人,江南一帶哪裡的蟶子最好?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會告訴你寧海長街。那是朋友的朋友的爸爸家,胡爸爸的家。
▼ 下了高速朝海邊開,穿越一路綠油油的麥田和桔林,終於來到了胡爸爸承包的海塘:當小夥伴們一個個捲起褲腿,赤著腳,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灘涂裡,看到大叔大媽們掘地三尺,將一個個髒兮兮裹著海泥的蟶子從海塗裡「摳」出來時,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什麼! 吃了快三十年的蟶子,頭一遭知道蟶子原來是這麼長的!
▼ 蟶子抓起來後,洗淨,放養於含有少量鹽分的清水中,隔三兩個鐘頭,這些蟶子就會放鬆警備,探頭探腦地出來活動了,隨著肚子裡的泥沙一點點吐出來,很快,就可以下鍋了。此處口水遍地~~~~~
▼ 胡爸爸是專業級的海民,常年的海風吹得臉上兩坨高原紅,褲子上總有那麼些泥點點,給人一種很MAN的感覺。讓人意外的是,這麼MAN的胡爸爸居然會做菜耶。胡爸爸說,吃海鮮,講究原汁原味,所以我們這兒做法特別簡單,水煮蟶子,清蒸蟶子。再複雜點,抱鹽蟶子,蔥油蟶子,爆炒蟶子,殿堂級難的,夜開花蟶子羹。
▼ 蟶子在煮開的鍋裡一過水就撈出,去殼剝出肉來。胡爸爸說精華在湯頭裡,菜場裡買來的蟶子湯很多人不敢喝得倒掉,但這裡的湯頭,有著海味最原始的鹹鮮。切片的夜開花一起煮,勾芡,不加味精只加鹽。蟶子雖個頭並不大,但第一口進嘴,有種甜味,韌勁十足,嚼著嚼著,鮮得眉毛都快掉下來。不到五分鐘,胡爸爸的夜開花蟶子羹被舔了個底朝天。
▼ 胡爸爸的家門口是一片麥田,四月的風吹得整個人懶洋洋的,小夥伴們坐在院子裡吃一邊砸吧著嘴一邊發出滿足的飽嗝聲。胡爸爸彈了彈眉毛怪傲嬌地說,「你們今天吃到的蟶子還不算肥美,個頭也不大,這種蟶子我們當地人一般不吃的,都是賣到外地城裡去的,再一周,好蟶子才上市,不過到時候我就忙了。」
▼ 食 材
夜開花(或西葫蘆) / 一根
澱粉 / 醬油 / 鹽 / 蒜 / 油
❶ 將洗乾淨的蟶子放入清水,大火煮熟,撈出,底湯留用,去殼留肉(加點生薑片,可以去腥,記得將蟶子的裙邊去掉,因為有點髒會有沙粒)
❷ 夜開花切片,蒜切碎,待用
❸ 澱粉加水攪拌均勻
❹ 鍋內加油,鹽、蒜、夜開花,並爆炒一會,加入蟶子的底湯,煮十分鐘左右
❺ 將蟶子肉倒入鍋內,煮一小會加入攪拌均勻後的澱粉,再加入點醬油,勾芡
❻ 最後出鍋盛碗
小貼士 食用蟶子注意
專家表示說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吃蟶子的時候最好不要去街邊攤去吃,還是應該自己在家食用,一定要注意蟶子的衛生與清潔。
因為是在軟泥灘上生活,所以蟶子的兩個貝殼很薄也很脆。貝殼的形狀近乎長方形,表面常生長著一層淺綠色的薄皮。
蟶子的兩個水管很發達。它完全靠這兩個水管與灘面上的海水保持聯繫,從入水管吸進食物和新鮮海水,從排水管排出廢物和汙水。
【 營 養 】
適宜產後虛損、煩熱口渴
溼熱水腫、痢疾、醉酒等人群
脾胃虛寒、腹瀉者應少食
【 時 間 】
10分鐘 備制 15分鐘 炒煮
【 難 易 】
★ ☆ ☆ 易
【 用 具 】
電磁爐、鍋、筷子、碗
食者:胡爸爸 / 導演:@姐夫jenff / 策劃:大米 / 攝影:李星儀 / 朋友:柴小呆 / 音樂:《ヤマピカリャー!!》 / 出品:東廣傳媒
關注十花湯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與活動信息
【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十花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