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雄1號」楊經過5年試驗證明不飛絮。此為該品種兩年零三個月的示範林。(葉豔濤 攝)
人們對楊樹愛怨交加,一方面看重它易成活易成林綠量大,一方面不喜它每年4至5月份飛絮漫舞,帶來春天的煩惱。記者1月27日獲悉,河南省林木審定委員會近日審定通過一個無絮楊樹品種——「周雄1號」楊,將助力我省「楊絮」汙染防控和林業生態建設。
楊樹為啥飄絮?準確地說,飛絮的是楊樹雌株。「楊絮」是種子上附屬的白色長毛,雌株在性成熟以後會因為孕育和散發傳播種子而飄絮。近年來,「楊絮」暴發是因為雌株數量太多,幾乎佔所栽植楊樹的90%以上。培育優良雄株品種、逐步推動楊樹的更新換代成為解決楊絮汙染問題的共識。
「這個品種是我省審定的第一個雄性無飛絮楊樹良種。」林業專家、周口市無絮楊柳協會的葉豔濤說。「周雄1號」楊由周口市無絮楊柳協會、省林科院、河南農大等科研、生產單位,歷時十多年選育而成。
作為速生的高大喬木用材及農田防護林帶的主要樹種,楊樹適合在我省廣大平原地區和山溝生長。省林業局總工程師汪萬森表示,楊樹可以說是平原地區真正的「當家樹種」、全省森林資源的主要組成樹種、支撐森林資源生長和消耗及其整個木材加工產業、特別是人造板和木漿造紙的主力樹種。不僅如此,楊樹生長速度快,光合作用效率高,吸碳能力強,是碳匯功能強大的生態樹種。
隨著近年來「楊絮」汙染的加重和木材價格持續低迷,楊樹種植面積大幅下滑。根據2018年森林資源清查,楊樹種植面積佔比下降至15%,全省楊樹林蓄積佔比由2013年的43%下降至30.3%。
「但目前楊樹在我省仍不可替代,對於改善平原地區生態環境、保障糧食穩產增產,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汪萬森表示。尤其是農田防護林,不能不考慮楊樹,因為它高大、挺拔,防護效益大。
不少專家表示,目前,我省一些地方的農田林網建設在樹種選擇上出現了誤區,常選用大規格的綠化樹種,注重四季常青、有花有草,卻忽略了這些樹種普遍的特點是樹冠低矮、生長速度慢,防護功能差、木材價值低。
葉豔濤介紹,無絮楊新品種可作為速生豐產林、短周期原材料林、護路護岸林、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綠色通道和農田林網建設的主要樹種,並且在肥水集約經營的情況下,「周雄1號」楊胸徑年生長量達6至8釐米,栽後6至8年可成材出售。(記者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