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路過西大街一參茸店門前,看見門口拴著一隻羊駝,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路人都非常激動,不時地有人拿著手機拍照。不知這是否是店主的營銷手段呢?
羊駝的性情很溫順,膽子小,如果人去餵它,羊駝一定要等人走開後才去吃,即使是很熟悉它的主人也是如此。但是,它有時也發脾氣,知道什麼是痛苦。例如它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能像駱駝那樣從鼻中噴出分泌物和糞便來,或向別的動物臉上吐唾沫,以此來發洩它的胸中之怨;當它感到痛苦時,又能像駱駝一樣叫出悲慘的聲音。羊駝的聽覺很敏銳,這是為了靠它來發現敵情,及早地決定逃跑去向。
如果說「羊駝」你有點陌生,那麼「草泥馬」總不會陌生吧!早期的「草泥馬」圖片有使用斑馬、羊駝等,後多統一用羊駝作為其形象。
「草泥馬」具體的起源尚不明確,是中國網民惡搞的十大神獸之一。其原型為原產於南美洲的羊駝。網際網路上的「草泥馬」最初於2009年初出現於百度貼吧-魔獸世界吧中的帖子,之後在網絡聊天室、論壇中廣為流傳。表情符號為「(· ェ ·)」、「(· Y ·)」和「(·´ェ`·)」。
也有觀點認為,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多部門發起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大量網站因為「低俗」而被叫停,髒話被屏蔽,引發一些網民的不滿,於是網民發明了用「草泥馬」等諧音字的髒話繞過網站的屏蔽,並逐漸創作出了以「草泥馬」為代表的「十大神獸」。
「草泥馬」作為一個玩笑,在一周內迅速在網上傳播開來。大量出現在QQ群的聊天內容中,並出現許多惡搞圖片。廣東的一些網友創建了「瑪勒歌碧」網站,以草泥馬為標誌,銷售羊駝公仔,並有網絡漫畫創作,還有人創作了一個新字,是一個由「草」「泥」「馬」三個漢字各自的一個部分共同組成的合文。網絡上還出現了「草泥馬之歌」,其旋律來自動畫片《藍精靈》中國大陸版的主題歌《藍精靈之歌》,但是歌詞換成了以「草泥馬」為主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