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的黃先生
說前陣子通過支付寶轉帳
可一不小心轉錯了人
錢轉出去容易
想拿回來就難了
黃先生是開小賣部的,前陣子進了一批貨,通過支付寶轉貨款,可一不小心,5000多元的貨款轉錯了。
我是打支付寶的,找名字,打錯了,本來打給陳某崇的,後來打給陳某榮了。
從黃先生提供的截圖來看,他通訊錄好友裡,有兩個人的名字確實很像,一個陳某榮,一個陳某崇。 眼看轉錯了人,黃先生著急了,說來也巧,黃先生的供貨商陳某崇,剛好認識陳某榮的前老闆,前老闆手裡有陳某榮前夫的電話。
不過,陳某榮前夫鄭先生表示,已經和陳女士離婚好幾年了,這幾年也幾乎沒有聯繫。但鄭先生透露了一個細節,陳女士的支付寶可能已經被凍結了。
這段時間有出問題我是知道的,她弟弟有個債務問題,她支付寶也被凍結了。
針對黃先生的遭遇,記者聯繫了支付寶,但支付寶方面解釋,為了保護客戶隱私,他們無法提供具體信息,除非警方介入。
其實類似的事情,並非個例。溫州的張先生在支付寶上也轉錯過1萬元。當時支付寶和警方給了這樣的答覆。
我們可以看到號碼,但是兩個人都是我們的用戶,本著對用戶隱私的保護,除非警方來調取資料,我們不可能把一個用戶的隱私告訴另外一個用戶。
他這個情況是不屬於案件的,他是因為個人的失誤,不歸我們公安機關管的,我們已經通知他本人過來,跟他說了要去法院(起訴)。
針對此事,記者諮詢了律師,律師表示,收到誤轉入的資金,拒不歸還,屬於不當得利,當事人的確可以通過訴訟要回這筆錢。但現實中,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
通過以上事件,可以看到一個悖論:想起訴需要對方的身份信息,可支付寶平臺只會向警方提供信息,而警方因為是民事案件無法介入,還是建議起訴。問題是,當事人連對方的信息都不知道,壓根沒辦法起訴。
面對這樣的窘境,律師也支了個招。
你可以先去起訴支付寶,讓它披露信息,然後再拿著客戶信息,起訴不當得利。
對此,支付寶回應,如果用戶走司法途徑,他們會根據司法流程需求全力配合,此外,也建議用戶使用延時轉帳功能。
目前,網絡支付已經成為日常消費的主流,這種轉帳出錯的情況,時有發生,客戶維權之路也非常複雜。如何應對此類情況,簡化程序,需要各大平臺,也需要相關部門完善機制。
2021年即將來臨,對於新年,你有什麼期許?關注【小強熱線浙江教科】微信公眾號,發送新年願望或祝福至後臺,我們將隨機抽取幸運小夥伴送出靈隱寺「金牛聚福」祈福年曆!
Celina
惠
乘風破浪
乖乖女
藝術家
請以上小夥伴根據小編發送給您的信息,至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街道馬塍路2-1號新祥利大樓,領取靈隱寺「金牛聚福」祈福年曆一份!
你轉錯過嗎?都是怎麼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