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目前macOS Big Sur不僅實現了對現有X86架構應用的兼容和適配,也完全打通了macOS、iOS和iPadOS三大應用生態。
實際上,打通應用生態之後的macOS Big Sur已經目前是應用數量最豐富,開發者數量最龐大的作業系統了。
2.基礎架構優化
蘋果這次推出的M1晶片,最大的特點就是除了CPU、GPU、內存控制器、IO控制器等模塊之外,還集成了圖像、視頻、音頻、安全、機器學習等多種專用任務處理單元。
為了能夠更好發揮M1的性能,macOS big Sur這次重點優化了內存架構,新系統對所有模塊的數據採用統一格式和規範,各個模塊可以直接使用其它單元產生的數據,無需進行數據的重複拷貝和轉換。
這樣做的好處是,各單元模塊之間的數據調用可以使用專用電路處理而不經過CPU流水線。這樣一來,極大提升了晶片的能效比,同時還避免了各模塊之間各用一套數據處理格式,造成內存帶寬擁堵,拖慢整體性能的問題。
與此同時,蘋果在應用層面統一提供的各種API和框架也有助於應用程式能夠更好的發揮統一內存架構的優勢。
可以看到,macOS Big Sur能夠充分發揮 M1 晶片的特性,帶來性能、續航以及安全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這次的新款Mac能夠從睡眠模式下快速喚醒, 官方表示Safari 瀏覽器上網JavaScript的運行速度提升最高可達 1.5 倍,網頁反應速度提升了將近2倍。這些性能的提升都是macOS Big Sur+M1這套軟硬體組合帶來的體驗上的改變。
後續我們也將會第一時間針對搭載了M1晶片的新款MacBook做全面的性能測試和功能體驗,對這部分內容有興趣的朋友記得保持對我們的關注。
三大系統的邊界正在消失使用下來,"融合"二字無疑是貫穿整個macOS Big Sur系統的關鍵詞。
幾年前,蘋果打通三大系統的說法還只是一個預判,而現在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在macOS Big Sur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原本iOS和iPadOS這樣的移動端作業系統上才有的元素和功能的引入。這些新特性的引入,給macOS帶來了更多的改變和性能提升。
從行動裝置、輕辦公再到重度生產力工具,iPhone、iPad、Mac"三駕馬車"目前在產品定位和應用場景上形成了完整的遞進關係。通過全新的軟硬體生態的整合,三大系統的邊界正在逐漸消失。這是近十年來整個macOS在演化上的一個主線,也將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蘋果在軟體系統上迭代趨勢。
對於Mac用戶來說,三大生態的大一統無疑會彌補macOS原有的生態和應用短板。而從開發者的角度來看,共享一套開發體系不僅節省了應用的開發成本,傳統的Mac生態也能藉此享受iOS和iPadOS的生態紅利。進一步來看,軟體系統的融合,也有利於後續蘋果在產品形態上帶來更多的創新和變革。
種種手段歸根到底,蘋果的目的還是要實現整個生態系統的在用戶體驗一致性,這種一致性體現在設計、交互、應用等方方面面,用戶能夠在不同的Apple設備之間自由切換和流暢過渡。而在此基礎之上,還要盡力去做生產力和功能性上的完善,這也是蘋果一直以來追求的最核心的產品價值:易用和強大。
正如蘋果所說,這一切的起點就是macOS Big S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