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支持盧安達外長穆希基瓦博(Louise Mushikiwabo)在本屆峰會上出任法語國家組織總幹事,接替現任總幹事米歇爾·讓(Michaëlle Jean)。有分析稱,法國此舉是有意謀求推動法語在非洲的影響力。在11日晚的盛大晚宴中,馬克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多位政要在亞美尼亞音樂中開心起舞。
另外,沙烏地阿拉伯原本計劃在本屆峰會期間申請成為該組織的觀察員國,但由於沙特籍記者賈邁勒·卡舒吉「失蹤」事件不斷發酵,法語國家組織內部對於是否接納沙特作為觀察員國存在爭議。沙特於11日決定暫緩相關申請。
法語國家組織創立於1970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主要宗旨是推廣法語以及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該組織1986年開始舉行首腦會議。截至2018年初,法語國家組織有58個成員國或地區,26個觀察國。
世界第5大語言
法語國家國際組織表示,法語目前是世界第5大語言,約3億人說法語;以人口成長趨勢預測,到2050年,法語區會有7億1500萬人口。全球前4大語言為中文、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
法語國家國際組織(OIF)2014年調查時,有2億7400萬人使用法語,4年間,說法語的人增加約10%。法語區重心南移,例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及北非人口呈增加趨勢。
非洲:使用法語人數最多的地方
非洲會成為使用法語人口最多的地方,但個別非洲國家說法語的人口比例卻不算高。例如,在法語較通用的北非,突尼西亞只有52%的人每天使用法語,摩洛哥為35%,阿爾及利亞有33%;往南,象牙海岸有33%的人每天使用法語,塞內加爾為26%,查德和馬利只有17%。
報告還提到,在歐盟各國的初中教育,法語是第2多人學習的外語,約26.1%的初中生學法語,而96.2%學生學習英語。
(歐洲時報綜合報導)
編輯: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