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故事:唯一進入歐洲創新學院的臺灣人校友陳怡仲

2021-02-22 逢甲大學


圖說:本校化工系校友陳怡仲成功申請歐洲創新學院,並於2016年暑期前往義大利,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師生交流。(照片/陳怡仲提供)

 

圖說:本校化工系校友陳怡仲,10月31日返校以「哈佛X逢甲大學X史丹佛:我從世界名校學到的事」為題演講,吸引150位師生到場。(照片/秘書處提供)

 

本校化工系校友陳怡仲,10月31日返校以「哈佛X逢甲大學X史丹佛:我從世界名校學到的事」為題演講,分享在學期間前往中國大陸及義大利學習的經驗,他鼓勵學弟妹:「享受生命,喜歡自己做的事情。」

 

陳怡仲很早就確立目標,才22歲的他說:「學業倒是其次,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由於主修化工,讓他對「能源」特別有感,尤其當他明白開採石油是如何的耗竭地球的資源,他便立志要為人類創造乾淨能源而努力。因此,大四下學期他申請到了北京科技大學當交換生,該校是中國大陸材料系和冶金系的第一志願學校,鄰近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匯集最豐沛的學術資源。

 

談起交換生的日子,陳怡仲認為他把一學期當六學期用,每天都排滿課程與演講,不只北京科大,陳怡仲也會去北京清華大學聽課。走訪大陸名校的歷程,更讓陳怡仲一步步走進了歐洲。他透過北京清華大學,申請到了由哈佛、史丹佛、加大柏克萊分校共同合作的歐洲創新學院(European Innovation Academy, EIA)。陳怡仲說,歐洲創新學院在亞洲僅有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新加坡有申請窗口,他也因此成為唯一一位進入歐洲創新學院的臺灣人

 

歐洲創新學院提供的是暑期課程,聚集世界各國的教授及學生,共同交流國際創業與創新,內容包括商業課程、案例討論、市場調查等。由於上課地點在義大利,確定錄取之後,陳怡仲自學一個月的義大利文,並考取初級檢定,更廣泛閱讀義大利的民情及文化,好讓自己可以更融入當地社會。但即便自認做足了準備,陳怡仲在課程之初,還是遇到了挫折,而且是在他意料不到的地方--溝通。

 

陳怡仲說:「歐洲創新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所以都以英文溝通,我的英文還不錯,幾乎是接近母語的程度,但我一開始跟組員討論時,他聽不懂我講的,我也聽不懂他講的,費了很大的力氣,有時講到都快哭出來。」後來陳怡仲找出問題的癥結,他發現「亞洲學生普遍是線性思維,看到1就是1,但西方學生則是發散性思維,他們看到1的時候,會想這是0+1的1,還是3-2的1。」所以西方學生覺得陳怡仲在幾百種可能中只講了一種,而陳怡仲覺得西方學生講了幾百種可能,卻都是講很表面的事情,雖然覺得挫折,不過陳怡仲很快透過反思,理解到「線性思維快速直接,但會忽略其他可能性,發散性思維在開始時進展較慢,但進過一番碰撞跟討論,更能找出符合需求的做法。」這番經驗,讓他體悟到危機就是轉機,更認真的去學習並吸收他人的優點。

 

陳怡仲很快適應了這種思維的差異,並非常享受在歐洲的學習,期間他聽了史丹佛教授的課,和來自美國矽谷的柏克萊博士討論想法,身旁站著的是獲選富比士30歲以下傑出企業家,甚至還有一堂課是邀請法拉利首席設計師教大家如何設計超跑。陳怡仲說:「那段時間是目前為止生命最美好的學習體驗,充滿挑戰,但也充滿自信。」

 

在歐洲拓展視野、開闊思維之後,陳怡仲著手進行下一階段出國深造的計劃,除了申請歐洲雙碩士,他也爭取到全球最大風力發電開發商丹麥DongEnergy的實習機會,甚至收到牛津大學主動寄出邀請函,歡迎他申請該校的MBA。面對一連串的學習驚奇,陳怡仲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踏出去,就有了。要永遠相信自己可以往更好的未來邁進,並確信自己時時刻刻都可以進步。」

 

如同陳怡仲於演講一開始介紹自己是一位「心懷夢想的實踐家、改變世界的候選人」,他的夢想很大,他想到聯合國做研究,逐步申請紅點、iF等國際設計大獎。他信心滿滿的說:「我希望改變人類使用能源的方式,降低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做出各種新創能源,建立一個永續的家園。」

 

逢甲快訊

 

http://web.pr.fcu.edu.tw/~pr/fest/2016/20161102/20161102_0.html

相關焦點

  • 校友喜訊|中傳校友師生主創抗疫紀錄片《第一線》獲國內外多項大獎
    2020年10月31日,在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上,由中傳校友師生團隊主創的紀錄片《第一線》榮獲抗擊疫情類紀錄片推優作品。
  • 樟樹林咖啡:一個關於咖啡、大學、校友的故事
    約上三五好友喝喝下午茶,談天說地,一個悠閒慵懶的下午時光就這樣度過,恩,這更贊。圖為世界著名的花神咖啡館 在昆明,有太多的咖啡店藏在各個角落,每個咖啡店都傾注了老闆太多的心血。在很多人心裡,都有開一家有溫度有特色咖啡店的夢想。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關於咖啡、大學、校友的故事。
  • 校友動態 表演學院畢業生宋晨主演電影《我的同桌是極品》:奇葩的你,我怎敢忘記!
    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微信微博平臺服務師生,發布考情、就業資訊,同時也支持校友發展、支持校友創新創意創業。
  • 校友吳煒東:從黃師音樂學院走出的影視人(二)
    進入影視圈後機會比較好,碰到的都是不錯的團隊,而且參與的電視劇都是熱播劇。約十年前有一部四星聯播的青春勵志偶像劇《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在暑期檔首播,收視率排名1234的都是我們,這部由何潤東、趙柯、田亮、戚薇、董璇、鄭希怡、連凱、闞清子以及江蘇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孟非出演的電視劇推出了好幾位明星,並且在坎城電視創意節上獲得國際營銷創意銅獅獎。
  • 土建學院原建工系85級校友捐贈儀式順利舉行
    10月5日下午16時,武漢理工大學原建工系85級校友黃龍玉大理石捐贈儀式於我院建築館外花園舉行。
  • 喜報復旦管院校友繆延亮入選2016全球青年領袖
    大中華區共13人獲此殊榮,其中包括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校友繆延亮。繆延亮,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01級產業經濟學碩士校友,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研究主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特邀研究員,致力於打造一流的全球宏觀和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研究團隊。
  • 校友 | 江左國際集團向我校捐贈500萬元設立「江左優秀論文獎」
    我校1998級國際貿易專業校友、江左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付林,黨委常委、副校長胡鋒出席儀式,校友總會辦公室(教育基金會辦公室)、經濟管理學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儀式。校友總會辦公室(教育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狄傳華主持儀式。 胡鋒向吳付林校友支持學校學科發展的善舉表示感謝。
  • 安泰E課程 交大安泰EMBA歐洲國際課程模塊——英國牛津、劍橋大學學習及企業參訪
    【安泰EMBA訊】2014年9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歐洲國際課程訪學團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啟程
  • 2016NYU亞洲校友大會校友與嘉賓帶來的「創新」專題討論
    此次在香港舉行的2016NYU亞洲校友大會將呈現「投資」與「創新」兩個專題討論,NYU校友們以及特邀嘉賓將分享他們的專業意見。
  • 唯一一個得以進入IS領地拍攝的記者!拍下唯一IS紀錄片
    唯一一個得以進入IS領地拍攝的記者!拍下唯一IS紀錄片!伊斯蘭國組織的起源:話說...「我只想知道,這群現在佔領阿富汗的ISIS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跟塔利班完全不一樣,他們不只針對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他們針對的全世界所有他們想反對的人」之前,
  • 我校校友創辦企業萊倩國際捐贈100萬在學校設立產學研專項基金
    慶典現場,萊倩國際向我校捐贈100萬元設立桂林理工大學萊倩產學研專項基金,用於資助我校教師和研究生的產學研創新項目。學校陳學軍副校長率校友辦負責人、材料學院教師代表參加了捐贈儀式。  我校高分子94級校友,萊倩國際化妝品集團董事長謝臘梅和總經理陳禮桐在講話中對母校的精心培育和無私教誨表示衷心感謝,並希望萊倩基金能夠作為一座橋梁、一種願景和一個平臺,促進學校的產學研創新和研究生教育發展,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雙方共嬴。
  • 【校友特輯】喬任梁:電機「好男兒
    喬任梁,05級數控專業校友。2007年參加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節目,獲得全國亞軍,同年7月正式以歌手身份出道。2008年1月,發行首張EP《今天開始》,2008年5月首場「我愛搖滾」音樂會在北京舉行,2009年12月,首張專輯《鑽石》發行並於上海籤售,2012年10月,正式籤約華納音樂集團,華納重金為他打造全新首張新專輯《Pin.K/拼》。
  • 向母校四十華誕獻禮丨校友林認捐認養倡議書!
    1.學院將給認捐者頒發捐贈證書,並在校友網、微信平臺及《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校友通訊》上公開致謝。2.學院將在校友所認捐的樹木上立標註牌,以示紀念。標註牌上可寫一句最想和母校、師生說的話,字數不超過20字,在徵得認捐人同意下,註明班級、企業(單位)、校友姓名等有關信息。3.學院將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做好認捐樹木及標註牌的維護。
  • 【院校介紹】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學生可直接獲得錄取通知書,不必再赴歐洲考試。學院簡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 成立於1867年,是美國成立最早的獨立的音樂學院,目標是在美國建立一個歐洲模式的音樂學院
  • 【志氣】跟著電影遊臺灣:最常出現在電影裡的中學,蔡依林、張鈞寧是校友!
    景美女中,是臺北市三大女子高中之一,因為電影《志氣》和《渺渺》,讓不少人對這所高中更加好奇。位在臺北市文山區的景美女中,距離景美溪不遠處,也是第一所由臺灣人創立的公立女子高級中學,第一屆校長鄧玉祥女士曾說,希望在此「風景優美」的校園內培育出「前景美好」的新時代女性,因此以景美為校名,而景美女中也果真培出許多優異校友,如歌壇天后蔡依林、氣質女演員張鈞寧。
  • 2015年寒假赴臺灣東海大學冬令營項目帶你暢遊臺灣
  • 校友風採石惠:新中百靈鳥 辦學報家鄉
    2005年新昌中學80周年校慶、2015年新昌中學90周年校慶分別受邀參加演出,為全體校友、社會各界奉獻了精彩節目。2009年,在北京創辦北京優倍國際藝術教育中心;2016年,辦學報家鄉,在新昌創辦北京優倍國際藝術教育中心新昌分校(七星街道康福路),為新昌藝術教育架起一座通向世界舞臺的橋梁。
  • 臥龍文苑 ▏臺灣人如何過中秋
    與大陸各地的地域文化差異一樣,臺灣也有像廣東潮汕中秋拜月、黎族八月會這樣的特殊慶祝中秋的方式。除了吃月餅和賞月這兩件與大陸一樣的慶祝方式之外,臺灣人將傳承與創新結合在一起的中秋烤肉漸漸地變成了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
  • 創新探索者:Benjamin Shine
    專訪| Benjamin Shine:Maison Margiela幕後的「創新探索者」原文刊載於搜狐公眾平臺
  • 每周一校:愛普森學院(Epsom College)
    其前身 Royal Medical Benevolent College,於 1855 年正式招收學生,當時所招收的主要是男生,學生人數不足 100 人。學校從1976年開始招收女生,到2017年時,男女生比例已經非常均衡。發展到今天,愛普森學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再創新高,還在2014年在馬來西亞開設了新的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