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聲樂家協會簍雁文化藝術培訓基地
在池上鎮石臼村正式設立並掛牌
淄博市聲樂家協會不忘大山裡的父老鄉親和渴望藝術的孩子。8月27日剛剛赴源泉鎮天津灣村參加了市民政局組織的文藝演出、健康查體和幫扶助學活動,沒來得及休息,8月28日一早,一行30餘人,在淄博市聲樂家協會劉狄主席的帶領下,來到博山區池上鎮石臼村,把聲樂知識和歌唱藝術送到大山深處。
淄博市聲樂家協會主席劉狄與石臼村支部書記杜希成一同為「淄博市聲樂家協會簍雁文化藝術培訓基地」揭牌。杜希成書記、劉狄主席分别致辭。杜希成書記說:一定為辦好學,搞好服務,提供方便,保證孩子安心學習。劉狄在致辭中說:簍雁文化藝術培訓基地的設立,是淄博市聲樂家協會和石臼村委多次協商共同創辦,是專為偏遠山區青少年和聲樂愛好者設立的聲樂課堂。淄博市聲樂家協會一定以最好的師資辦好教學、搞好培訓,以文化藝術帶動旅遊,給偏遠山區的老百姓帶來實惠。
掛牌儀式後劉狄主席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聲樂課。上至83歲的老人,下至10幾歲的少年兒童聆聽講課,山裡人的眼神和掌聲給了專家們最好的回報和肯定。有個小姑娘為了得到歌唱的知識一大早,翻山越嶺過了好幾個村子,騎了近3個小時的自行車來到文化大院。 幾位80多歲的老大娘年輕時就喜歡唱歌,她們從家裡出來,走走,歇歇好幾回,才能來到文化大院,。李家學校教務處主任孟凡成,生物兼音樂教師王鳳在山村文化大院裡和孩子們一起坐在馬紮上,聆聽了劉狄主席富有激情的講課。劉狄主席在講課中,注重與學生互動,時常走到學生中間,讓學生觸摸其後背,感受發聲的技巧與奧妙。我們堅信有專家免費為孩子們指導培訓,接受科學專業的理論指導和歌唱實踐,石臼村將來一定會成為大山深處的「金嗓子」之村,一定會出現自己的「百靈鳥」。
課後,淄博市聲樂家協會藝術團成員與村民一起拉線為晚上的文藝演出做準備工作。六點三十八分鞭炮聲在油簍寨山下的文化大院響起,禮炮過後,充滿青春活力的主持人李婷婷宣布:演出正式開始。歌曲《歡聚一堂》拉開了文藝演出的帷幕,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讓老鄉們滋滋稱讚。據幾位年長的村民講,這還是第一次有這麼多專業的藝術家來村裡為他們演出,每首歌罷村民們都報以熱烈掌聲,來觀看文藝演出的鄰村兩位支部書記也安捺不住對音樂的熱愛,用質樸的聲音獻上了兩首歌曲。一首令人奮進的歌曲《共圓中國夢》為恬靜的山村增添了歡樂氣氛,淄博市聲樂家協會藝術團為石臼村村民奉獻了一臺歌舞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