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大嶺山發生令人痛心的一幕,譚先生開車時意外撞倒了自己的兒子皓皓,致其遭車輪碾壓,皓皓經醫院搶救後無效死亡。
事發於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村第一工業區楊屋9隊工地內,當時是早上八點多,譚某正準備出門離開的時候,他看到年僅一歲多的兒子皓皓正在門口玩玩具,妻子也在不遠處,他如往常一樣上了車,系好了安全帶啟動了車輛,這時候恐怖的一幕發生了。
譚某完全沒有注意到,兒子皓皓也尾隨著他的步伐走到了車頭前,由於皓皓身量小,處於司機的視覺盲區,隨著譚某車輛啟動和前進,皓皓就這樣被車子的左前輪卷了進去。
事故發生在一瞬間,譚某猶未察覺,但在不遠處的妻子轉身便看到了這一幕,痛哭著飛奔過來,將皓皓從車輪下抱了出來。
此時皓皓已經沒有意識,身上鮮血直流,譚某這才知道自己撞倒了兒子,他立即和妻子把孩子送往大嶺山人民醫院搶救,然而,不幸的是皓皓搶救無效身亡。
譚某報了案,民警立即前往東莞市大嶺山人民醫院了解情況,隨即與譚某前往案發現場進行勘查。
經現場勘查和調取相關視頻,初步認定該起事故不屬於道路交通事故,目前已將案件移交東莞市公安局大嶺山分局楊屋派出所處理。
因駕駛盲區而導致的「人禍」已經屢見不鮮!不久前,東莞厚街一小孩被倒車的貨車碾壓,不幸身亡。
造成汽車前方盲區有幾方面的因素,車身高度、座椅的高度、車頭的長度、駕駛人的身材等都有關係,如果沒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區的距離,是很容易發生追尾。
車輛後面的盲區是指從後車門開始向外側展開有大約30度的區域在反光鏡的視界以外,通俗的說法是如果後車的車頭在前車的後車門附近時,前車的反光鏡裡是看不見有車的,如果不注意的話,極易發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後視鏡並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信息,因為後視鏡的視覺區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盲區,右邊的後視鏡盲區很多人都知道,左側後視鏡的盲區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尤其從輔路上主路,從左後視鏡沒看到車輛,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內側車道,是很容易與正在最內側車道狂飆的車輛發生碰撞。
A柱的設計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它遮擋駕駛員視線的角度問題,二是A柱的強度問題。既要保持A柱的強度,又要減少對駕駛者的視線遮擋程度,這個矛盾在設計中很難達到平衡,因此出現視野盲區也是不可避免的。
從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大貨車的盲區示意圖,具體的盲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但是差別並不是很大,ABC區屬於半盲區,D、E區屬於全盲區。
來源:新快報(gd_xkb)
東莞時報、今日莞事、東莞時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