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字「江夏生活」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了解更多江夏信息。每天都有發布,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物資捐助平臺團隊為醫院送緊缺物資。
王婷在家用手機整理物資記錄。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4日訊 盯著電腦屏幕,緊張對接需求,江夏區一民間物資捐助平臺10天募集善款14萬餘元,幫助江夏區3家醫院、14家鄉鎮衛生院搭建了一條無形的醫療運輸「補給線」,緩解一線醫護人員物資緊缺的難題。2月4日,該平臺負責人王婷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說:「每當聽到醫護人員在電話那頭開心的笑聲,我都感到莫大的欣慰。」
搭建平臺讓需求方和捐助方面對面
37歲的王婷是江夏本地人,從事婚慶行業。連日來,醫療機構面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器材物資匱乏的窘境讓她很心急。
於是王婷決定自己組建一個民間慈善組織微信群,把江夏區人民醫院、江夏中醫院、區紅十會醫院和各街道衛生院的負責人拉進群,再將自己認識多年的一些愛心企業、酒店、超市老闆、私營業主、行政企事業單位人員拉進群。集中力量辦事,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參與這場疫情阻擊戰。
她的想法也得到身邊好友的支持。1月25日,江夏民間慈善組織微信群建好,王婷和朋友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高效為醫院調配緊缺物資
微信群建好後,王婷團隊首先摸清各醫院、衛生院所緊缺的醫用物資。緊接著,他們發動熟人、朋友圈廣泛募集善款,利用人脈聯繫相關生產企業,調拔車輛運送醫用物資。
大年初一,王婷用募集的第一筆善款購買了912個N95口罩送到江夏各醫院,緩解了江夏醫護人員防護口罩不足的問題。這場「及時雨」讓江夏各界知道了這個平臺的存在,得到社會各方的響應。
2月4日晚,王婷給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發來一張他們的物資報表。報表裡記錄著連日來,他們所有的物資、數量、捐贈醫院、費用、動態去向等信息。
這個微信群裡,每天都進行著無數次對接。「一人負責在群裡問詢各醫院、衛生院需求;一人負責在群裡募集善款;一人負責聯繫生產醫療物資的企業;一人負責財務報表的統計公示;一人負責群裡日常諮詢回復。」王婷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他們既互相監督,又互相支持,忙不過來時,分工不分家,大家齊上陣。
只要能幫到醫院都值得
「我們已經儘可能把報表做清楚,但也有群友質疑我們募集的善款去向。」王婷說,當他們將善款採購的物品公示時,有的網友覺得錢花得不值,要求退群退錢,「我們當即給退了」。
大年三十晚上,王婷團隊用善款購買了一批N95口罩,當時價格是19.8元一個,次日有網友覺得貴了0.3元,要求退200元。「按照自發自願、不信勿捐、事後不返還的規定,我們是不用退的,但還是退款了。」王婷介紹,退款最多的是一個網友提出退款1800元,王婷當時有些惱火,「善款都已經買了物資,但我們也退了,不願辜負他人的善意」。
1月29日,王婷團隊購買的10000頂醫療帽送到區紅十字會醫院時,對接物資的舒主任在電話中差點落淚:「如果再沒有醫療帽進病房,醫生準備將鞋套戴在頭上,小婷你真是我們醫院的『及時雨』!」雖然有質疑,但每當看到物資用在急需的地方,王婷覺得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