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本報曾在254期2版預告:2016年1月1日,園區將開始推行員工機動車尾號限行,以緩解園區停車難的問題。那麼,幾周以來,該措施推行得如何?員工及主管部門感受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呢?近日,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1月18日星期一,清晨 7點30分,天還沒完全放亮,走在室外寒氣襲人。記者來到園區西大門。此時,不少開車上班的員工已經在門崗處排起了6條長龍,逐個接受查驗。大門兩邊各擺放了一個標識牌,註明「今日限行尾號1和6」。經過幾分鐘的觀察,記者果真未發現尾號有1和6的小汽車。
「我們員工的自覺程度非常高。」一位警衛班長告訴記者,限號剛開始執行第一周時,南大門和西大門每天都會有十來輛限號車開進廠區,對此,園區安全處除了讓警衛口頭提醒外,還向駕駛員發送了溫馨提示簡訊。目前,每天開限號車進廠區的員工已經非常少,1月15日當天僅有3人。
採訪中,西大門的一位警衛告訴記者,因為限號執行到位,此前車輛排隊的「盛況」已得到了明顯緩解。據其介紹,上個月,每日進出園區私家車多,早上因待查車輛較多,部分車輛會排到大門50米外的馬路上,但自限號推行後,就沒再見到這種情況,他們每日檢查車輛的工作量也明顯減小了一些。
7時50分,記者從西大門進入園區,沿著主幹道富二路向東直行。這條路上有約500個車位,彼時還有約一成的空位,供後續進廠的小汽車使用基本不成問題。8時許,多數員工已走進樓棟上班,也鮮有小汽車進入。記者繞著整個廠區走了一圈後發現,所有的小汽車都有停車位,且至少還有近百個停車空位。這與一個月前「幾十上百輛車在上班高峰期找不到車位的」 現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現在停車方便多了。」在C25棟上班的員工餘麗告訴記者,她上班時間是8點,以前為了搶車位要提前半小時到公司,有時甚至還搶不到,現在只需提前幾分鐘就可以,找車位不再是難題。與此類似的還有在B25棟上班的員工馬志強,他以前經常要 繞道將車停到C區,但自從限號後,他就能快速地將愛車停在上班附近的停車場了。
此外,限號也為一線主管減少了不少考勤困擾。SHZBG的劉課長表示,限號之前,常有員工在上班高峰期向他請假去找車位,有時一去就是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半小時,為了不影響交通和消防安全,即使生產再忙,他也不得不同意。「現在,請假停車這一現象已經基本沒了。」劉課長對園區限號措施的推行表示滿意。
限號後,園區停車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這也意味著有車一族的員工,每周至少有半數的人是不能開車上班,他們是如何出行的呢?
據了解,步行、騎單車、打車、拼車、乘公交都成為了員工在限行日的出行方式,還有部分員工在限行日將車開到廠區附近的停車場繳費停車。另據了解,園區IE學院為方便員工拼車,在園區限行措施出臺後,迅速將園區員工常用的「富生活APP」添加了「園區拼車」功能模塊,員工可在上面發布拼車信息。記者登錄發現,短短3周內已有超過200條拼車信息發布。「我就是通過拼車信息找到拼車小夥伴的。」員工曾翔住在犀浦鎮某小區內,小區附近內並無熟識的同事,但通過「園區拼車」找到了同住在小區附近的富士康員工小廖,逢各自車輛限號時就搭乘對方車輛。「這個『拼車功能』不僅解決了出行問題,還認識了新朋友。」曾翔高興地說。此外,園區總務還在限行措施實施後,在每個工作日增派兩至三輛商務車,往返於員工外租居住較集中的郫縣實久花園與園區之間,免費接送員工上下班。園區總務工作人員表示,限號的員工如果住在公寓附近,也可免費乘坐公寓與廠區之間的通勤車,只要做到文明乘車,他們都歡迎。
「每周限行當天確實稍微麻煩一點,但其餘幾天停車就方便了。」許多開車上班的員工表示,他們大多能找到代替開車的出行方式,且園區也出臺了部分助力員工出行的措施,所以他們覺得限行帶給他們的負面影響並不大,他們樂意配合公司的這項舉措。
文/圖 王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