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正值春耕時節,獨山縣上司鎮甲裡村麻甫組村口的田地中響聲陣陣、轟隆不斷,五輛大型農耕機來回穿梭,將「沉寂」一冬的土地重新翻起,機器所過之處,沃土翻滾,下地不到一小時,村口的大片水田已基本耕完。
多臺耘耕機同時作業
「這個農耕機一天可以耕作十五六畝,比微耕機和傳統牛耕節約很多成本,而且耕作是一次性到位成型,交到農戶手裡就可以馬上插秧……」同濟農機合作社技術員岑偉華趁著檢修設備跟村民們介紹農耕機情況。
合作社技術員在調試機器
田裡奔忙咆哮的「大傢伙」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圍觀,看著一塊塊茅草叢生的水田在機器的耕作下快速成形,村民們讚嘆不已。「我家有三畝田,往年我們是用牛或者微耕機來耕作,一天最多能耕一畝左右;今天這些大型機器過來,半天就把我的幾畝田全部耕好了,效率非常高,質量也很好。」麻甫組村民楊昌華說這話時興奮不已。
農機站工作人員在村民家門口宣傳機耕作業
近年來,獨山縣農村工作局積極開展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推廣,加快推進獨山農業機械化進程。目前,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4.5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230臺,插秧機23臺,水稻收割機械195臺,耕整地機械16282臺;年機械耕作作業面積27萬畝,機械化插秧、播種面積4500畝,機械收穫作業面積完成7萬畝,擁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8個,全縣農業機械化逐漸普及,農村勞動力得到極大解放。
耘耕機開赴田間
該縣農工局農機站技術員鄒明芳介紹,獨山下步將加大推廣力度,全面推廣機耕、機直播、機插秧、無人機植保、機收、烘乾機烘乾等機械化耕種方式,提高廣大農戶機械化耕種的積極性,讓農戶以機耕代替牛耕,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獨山農業生產向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作業中的耘耕機
微信作者:獨山傳媒 韋萬利 莫 宇
微信編輯:獨山傳媒 覃 祺
微信編審:獨山傳媒 韋亞軍
投稿郵箱:dsxxwzx@163.com
新聞熱線:0854-3226126
本微信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行為,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