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崔倩怡
知乎上有網友提問「一個在日本的朋友說,他參加故鄉納稅還送了一臺MacBook,是真的嗎?」
小編告訴你,這是真的!通過故鄉納稅,收到的可能比付出的多。故鄉納稅是在日華人都應該了解的「避稅大法」。
2016年7月11日,「故鄉納稅感恩節」在東京舉行,吉祥物熊本熊現場派發免費冰淇淋。
日本人口正日趨湧向東京和大阪這些大都市,造成一些縣域地方的人口稀缺,加大了地區間的稅收差距。為此,日本政府提出了「故鄉納稅」制度。
所謂「故鄉納稅」,字面理解是指一個人向自己的家鄉納稅。實際上是通過自願捐款抵稅,把本該交給居住地(比如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所得稅和住民稅的一部分,移交給故鄉或是受災地等其他地方自治體的制度。
故鄉納稅與傳統捐款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以抵消個人稅金。在日本工作和生活,每年都需要繳納一次與收入掛鈎的住民稅。只要在故鄉納稅的上限範圍內,將捐款額減去2000日元(約為人民幣116元),餘下金額全部可抵消住民稅。
雖然名為故鄉納稅,但是捐款的對象卻不僅僅是故鄉,可以自行選擇想支援的地方自治體,比如受災地區等,還可以向多個地方自治體捐款,只扣一次自負額(2000日元)。
與那些泛泛的捐款形式不同,故鄉納稅從一開始就明確了細緻的資金用途以供選擇。比如防災救災、地震復興、建造學校、照看老家的房子和老人、代為掃墓等等。
故鄉納稅的另一大好處是:地方自治體收到捐款後,通常向捐款人贈送豐厚的當地特產回禮,調動了人們捐款的積極性。
回禮種類繁多,包含了食物、飲料、日用品、門票等等,從啤酒燒酒日本酒到烏冬拉麵和洋果子,從餐具寢具洗漱用品到工藝品和化妝品,從溫泉券到衝浪教學……
比如,長野縣飯山市的糧食類禮品「幻之大米」(玄米)30kg,市場價值為16000日元左右,僅納稅2萬日元即可拿到,十分划算。
即使不進行故鄉納稅,稅金也是要白白交上去的。
使用故鄉納稅制度時,只需要自己承擔2000日元自負額,就能抵稅,還能支持地方經濟併購買到了地方政府贈送的禮品,何樂而不為呢?
反觀我國,地區不平衡更為嚴重,2017年,只有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深圳(計劃單列市)六省一市有財政盈餘,其他地區國地稅總收入小於支出,全靠轉移支付。
要是我國也實行故鄉納稅制度了,就可以家鄉做貢獻了!
想要學習更多財稅知識,歡迎您來找理道聊一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