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中國特色的住宅形式,從過去的廠區和單位大院發展而來,然而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小區這樣的概念。到了國外,遊客會發現難以見到熟悉的小區圍牆和大門,多數建築都自成一體,那麼在鄰國日本,一般人都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呢?
在日本,最常見的住宅形式就是「一戶建」,顧名思義,就是一家人自建的獨棟房屋,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這種形式的住宅都隨處可見。中國的八零後、九零後其實對一戶建非常熟悉,在我們幼時觀看的動畫片哆啦A夢、蠟筆小新等作品中,主角都住在典型的一戶建中。
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個人買下土地後,能夠在範圍內自行設計和建造房屋,所以即使是在同一條街道,各家的房屋也會有著不同的樣式和色彩。
在建造房屋時,業主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計布局,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的住宅設計水平也很高,不少建築大師都在日本城市裡用極為有限的土地空間完成了出色的案例。
即使是在東京這樣擁擠繁華的大都市,一戶建的住宅也並不少見,城市中看起來低矮而凌亂的區域,一般來說就都是這樣的小房子。
早年的一戶建以木質為主,後來的則更多的是鋼筋混凝土或新材料,樣式也從和式到西式到現代風各不相同。
有人說一戶建就是別墅,但與傳統意義中的別墅相比,一戶建就顯得非常狹窄侷促(大戶人家的除外),並且周邊環境也不一定寬鬆優美。
在思想較為傳統的日本人眼中,一戶建才是家應該有的樣子,成家了就得住在這種房子裡,只有單身漢才會住公寓。
不過在大城市和年輕人當中,公寓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戶建也還會是日本住宅的主流。
一戶建、高層公寓和大型小區,你覺得住在哪種環境裡更加舒適呢?
【版權與免責聲明】資料來源於網絡,如發現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除非註明原創,否則均為網友轉載,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