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通知:
我市維持紅色預警及應急響應至25日24時
經市氣象、環保部門與PM2.5小組專家會商,我市重汙染天氣過程將持續至12月25日,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決定維持紅色預警及應急響應至12月25日24時。應急響應期間延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
交警提示:根據維持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的要求,即日起至12月25日,市區外圍環路北環道、東環路、南環道、西昌路、光明西道、西環路以內道路(不含環路),每天3時至24時,實行機動車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尾號為字母或者漢字的按雙數管理,公交車、純電動汽車、城市運行保障和正在執行緊急公務等車輛除外。此外,黃標車、大型貨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禁止在市區內通行。請提前做好出行安排,遵守限行規定,限行期間市區內所有公交車免費乘坐。
我市發布史上首個霾紅色預警信號
12月22日,廊坊都市報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12月22日13時市氣象臺發布史上首個霾紅色預警。預計到今日13時,全市大部分地區有重度霾,能見度將不足1000米,局部小於200米。同時,今晨有霧,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此次發布的霾紅色預警信號為預警信號制度建立以來史上首個。那麼,霾紅色預警信號標準為什麼呢?
氣象專家介紹,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併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併可能持續:
能見度小於1000米且相對溼度小於80%的霾;
能見度小於1000米且相對溼度大於等於80%,PM2.5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且小於等於500微克/立方米;
能見度小於5000米,PM2.5濃度大於500微克/立方米。
氣象專家告訴記者,針對霾紅色預警的防禦指南包括,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採取相應措施,控制汙染物排放;空氣品質很差,人員需加強防護;一般人群避免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及易感人群應當留在室內;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等單位加強交通管理,保障安全;駕駛人員謹慎駕駛。
市民朋友外出時應提前做好出行安排,遵守限行規定。限行期間,市區內所有公交車免費乘坐。
具體預報:
23日,我市大部分地區以霾轉霧,偏北風轉偏東風2至3級,最高氣溫為5℃左右,最低氣溫為-5℃左右。日出時間為7時30分,日落時間為16時53分。
24日,我市大部分地區以霾轉多云為主,同時伴有偏北轉偏南風2至3級,最高氣溫為4℃左右,最低氣溫為-6℃左右。
轉給身邊人,點個ZAN吧↓↓↓
都市報記者:張琳 呂新穎
新媒體編輯:劉冰 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