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好穿好,是每個家長的期待。為此,對於孩子的衣物、餐具和食物,家長們都特別上心,生怕一個疏忽,損害了孩子的健康。但是總有一些黑心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把健康安全的食品材料換成了質量不過關的工業材料,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近日網上一則1歲女童患白血病的事情,讓很多網友感到悲傷與氣憤。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孩子家庭沒有遺傳病,但是卻患上了白血病。專家對女童周圍環境經過調查,最終鎖定了導致孩子患病的「真兇」——仿瓷塑料碗。經過化驗,這個碗的材質含有強致癌物質,女童正是長時間使用,才導致患病,讓人更擔憂的是,很多家庭都有這種碗!
這種碗裡的物質遇熱會釋放致癌的甲醛,甲醛攝入過多,會導致患上白血病。女童的家長得知這一情況後,後悔不已,沒想到一時疏忽竟然害了女兒。這種劣質碗筷看起來和正常的產品差不多,但是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區別,家長給孩子選購時,一定要擦亮眼。
買餐具要注意這幾點
1.合格的塑料碗比較耐摔,沒有異味
國家相關機構會對廠商生產的兒童碗筷進行檢測,包括材質、抗摔性能等,不合格的不會批准上市。而小作坊生產的餐具就會跳過這一步,直接賣給消費者。這些三無產品大多比較易碎,而且會有異味。
這就給大家提了個醒:給孩子買餐具時,不要貪圖小便宜,一定要從正規廠商處購買。而且選購時,應該聞一聞餐具上是否有異味,如果有,就不要購買。若是已經購買的餐具有異味,需要放進熱水裡煮,看看有無破裂現象。
2.劣質的餐具會掉色,或者起泡
因為材質低劣的緣故,這樣的餐具還會掉色。當然掉色可能是慢性的,肉眼幾乎察覺不到。有個加速的方法家長們可以試一試:把餐具放在開水裡煮,煮開後看看水的顏色有沒有變化,然後再把餐具放進涼水裡,再撈起用紙巾擦拭,如果水和紙巾上都有顏色,那這樣的餐具一定是劣質的。有的劣質餐具煮過之後,表面會出現氣泡,大家也需要注意。
這幾種餐具,比較適合孩子們使用
1.鐵質的餐具
這種餐具用起來很安全,沒有有害的化學可以通過它進入孩子的身體,而且其中的鐵元素還能被孩子攝入,在一定方面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缺點是造型單一,孩子不太喜歡,並且拿著比較重。
2.陶瓷餐具
陶瓷在燒制時不會添加有害的化學物質,而且大多造型比較好看,很得孩子們喜愛。但是有點不好的地方,容易摔壞,可能會弄傷孩子,但只要家長監護好,一般不會發生意外,相對來說更安全。
1歲女童的經歷,也給我們大家提了個醒:孩子周圍無小事,家長最好現在檢查一下家庭的餐具,試試上面提到的方法,確保孩子處於安全的環境內。總之,家長細點心,孩子就會多一份安全,讓我們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加油吧。
(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1.2種零食會「偷走」孩子身高,再饞也不能吃!尤其是8歲以下的孩子
2.北大教授:這種「教育騙局」已毀了許多孩子,但仍有父母盲目追捧
3.孩子冬天洗澡, 一定得「挑時間」, 兒科醫生: 這3個時間最傷免疫力
4.睡前撫摸寶寶3個部位,容易入睡還睡得安穩,很多媽媽卻從來不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