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異形3》《異形4》海報
在斯科特的《異形》系列中,「不確定性」投下的一連串問號是敘事的重要構成。在第一部中,LV426星球發出的警告信號是「工程師」死前發出的嗎?「工程師」在這一部裡還只是LV426星球上早已死去的陳年遺蹟。從他胸膛破碎的死狀來推測,可能也是被異形抱臉蟲孵化出的幼蟲破胸了。而他和他那艘形狀奇特的飛船到底發生過什麼,電影並沒有明確的解釋。寄生的異形幼蟲破胸而出後就在太空船裡藏匿起來,伺機逐一捕殺船員。在這些獵殺場景裡,我們看到它猙獰的面孔、尖利的長牙、鞭子一樣掃過的尾部、船員們殘破的肢體與痛苦的表情,而直到電影結束前4分鐘最後一個情節段落,主人公艾倫·雷普莉用計將異形甩到救生船外,我們才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它的全貌。
人最大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在這一意義上,《異形》系列的所有電影,沒有一部在營造恐怖方面超越了第一部。
除了非我族類沒有緣由的攻擊,《異形》第一部裡,另一重恐怖來自「公司」的全然背叛。這條線索和異形一樣作為疑雲存在:人類太空船諾斯託羅莫號(Nostromo)的中樞電腦「老媽」和隱藏自己生化人身份的科學官艾什,這兩位暗中執行維蘭德公司「只要能帶回異形,船員生命可以不計」的指示,但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裡,觀眾與擔任太空船三副的雷普莉一樣,對艾什和中樞電腦的異心只是隱約覺察。
這部分的處理方式與《羅斯瑪麗的嬰兒》相近:已經被信任的身邊人徹底背叛,而對方全無心肝一心在暗處加害,主人公命懸一線卻找不到問題出在哪裡,如墜疑雲的不安步步緊逼。這才是恐怖片的高級形態,醜陋可怖的外星人和血漿飛濺的場面帶來的只是感官刺激。
在《異形》系列裡,幾乎每一部都有維蘭德公司的「資方代表」作為異形的助攻,為捉異形回去研製武器而枉顧人命。第四部裡換成軍方,實質上並無區別。而四部曲裡,「公司」的惡行只有在第一部中有些許嚴肅的現實指涉,而不僅是娛樂大片裡設置情節的工具——到了兩部前傳,創始人維蘭德本人出場,抓外星人搞研發的現實訴求退場,「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誰創造了我」之類的終極思考成為「公司」新動機,其實是另外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