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中國制裁令到底有沒有用?蓬佩奧等人會面臨什麼危機?本期為你解析
1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對美國政客蓬佩奧等28人實施制裁。制裁申明中,這些美國政客和其家屬被禁止入中國境內及其港、澳,不得在中國做生意。最近,網友卻在網上留言說,中國的制裁對這些人沒用,事實是如此嗎?
據法新社1月29日報導,中國強力的制裁成效顯現,讓川普政府的28名政客,在卸任後的十天裡,遭受到二次就業「噩夢」。
報導稱,這些政客再就業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危機,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卸任以後,計劃去美國科赫工業集團總部擔任CEO職務,但該集團董事長查爾斯·科赫為保中國市場,只能拒絕了蓬佩奧的請求,公司內部覺得大部分業務都與中國進行合作,十分依賴中國的市場,蓬佩奧入職必將使集團受到中國的嚴厲制裁。
後來,蓬佩奧又託私人關係,找到杜邦、美孚石油、美聯航空等公司,但結果都是統統被拒。無奈之下,58歲的他只能去了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這家研究所的政策和立場十分偏激,外界並不看好。所以待遇和薪水自然很低,蓬佩奧在這所研究所的年薪只有八萬。不僅如此,蓬佩奧的兒子也傳出要被提前解僱的消息。
包括剛卸任的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等等遭遇到類似的情況,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天道有輪迴,以前只有美國制裁中國的份,現在輪到中國制裁美國了。克拉夫特被制裁的後果最慘,她的丈夫是美國東部煤炭生產商的CEO,去年就在中國收穫了12.35億美元,幾乎佔到公司一半的盈利。因為中國制裁令,導致已經洽談好的三筆業務也泡湯了,直接損失2.35億美元,夫妻間也因此大吵一架,兩人間的感情也可能面臨破裂。
因為中國制裁令,世界上很多財團包括世界500強企業都不敢僱傭這些人,中國諺語說得好: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還有另外一些西方政客甘願當美國的打手與走狗,比如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聽從川普的要求逮捕孟晚舟、澳大利亞的總理莫裡森在反華路上衝鋒陷陣等,對這些人的制裁有的已經在進行了,有的也在考慮中了,不知道這些小丑們是否能掂量自己能否承擔起餘生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