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31日,日本政府中央防災會議公布的一項最新預測結果稱,如果日本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大概將有23.1萬人可能會不幸罹難。
報導稱,由於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的震中區域東西範圍廣,此次防災會議也首次在國家級防災基本計劃中明確表示,如果東西其中一側發生大地震,將呼籲尚未發生地震的另一側區域的居民,進行為期一周的預防性撤離。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8月31日,日本「防災日」前一天,東京一所小學舉行地震模擬演習。為紀念1923年9月1日發生的關東大地震,日本政府於1960年將每年9月1日定為「防災日」。
根據該修正案,日本各地方政府、學校、醫院及水電業者等,須在明年3月前擬定具體的防災計劃,並在計劃確定後付諸行動。
據報導,日本政府過去曾推算,日本南海海槽若發生大地震,最多可能造成約32.3萬人死亡、238.6萬棟房屋倒塌。日本政府隨後在2014年3月整理出防災對策基本計劃,並以未來10年減少8成死亡人數作為目標。
2018年,日本政府基於建築物抗震性、海嘯避難訓練實施比例、有指定避難大樓的市町村比例等,並根據最新人口數進行重新試算,將估算的死亡人數下調至23.1萬人、受災房屋數量調整至大約209.4萬棟。
據悉,日本南海海槽過去發生地震時,在整個震中區域的東西兩側,曾多次出現地震時間差。例如1854年,南海海槽東側發生地震後,另一側在32小時後發生地震;1944年,地震發生2年後,另一側才發生地震。
文章轉自網絡媒體,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為了不錯過小編發的資訊
大家動動小手指星標一下吧
這樣就會在眾多訂閱號裡第一眼看到我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