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因為手機電池爆炸的影響,三星Note7手機已經被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禁止攜帶和託運。
要是你討厭一個人,就把三星手機送給他吧。簡直比《死亡筆記》更好用!
(圖片來自於網絡)
雖然鋰離子需要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但陰陽兩極本身絕對不能接觸。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電池製造商在陰陽兩極之間插入了隔板。當隔板因為某種原因出現問題時,電池是有可能瞬間短路造成超高溫發生起火爆炸的。而三星將Note7的召回就歸咎於部分手機上,原本不能互相接觸的電池陰陽兩極觸碰到一起。這樣看來Note7的電池問題是隔板有缺陷,使陰陽兩極觸碰到一起, 電能直接流向中間的電解質而非兩側的電極。如果是這樣,可以認為是最糟糕的失敗,因為它極有可能會引起火花,甚至可能發生爆炸。
鋰電子電池出問題可接受的範圍為百萬分之三,而三星Note7電池這麼多起的事故很明顯說明其手機電池確實出現了問題。分析這些起電池自燃的案例,我們發現電池自燃時很多手機都是處於非充電狀態,所以基本上排除了充電不當導致的問題,這樣就表明是在手機開機,電池放電的時候發生自燃。
那麼出問題的位置可能是兩處,一個是電池本身,另一個是手機電路系統,儘管目前三星給出了模糊的事故原因分析,指明是由電池引起,但也不排除手機電路問題。
如果排除了充電故障引發的電池自燃,機械擠壓就更不可能了,且不說電池受壓能力強,就算機械外力,也很難達到那種程度的自燃,那很可能的原因就是電路散熱容錯性冗餘設計不夠,導致電路缺陷累積,引發短路。據爆炸場景來看,大都是使用時爆炸,那麼就很可能是放電電路出了問題。
其實這裡有個概念上的模糊,這種情況電池是自燃,並非爆炸,因為現在手機電池的包裹方式已經不是完全的金屬封裝了,所以當電池內部發熱過大無法承受壓力時,電池會產生裂縫,接觸空氣後發生自燃。不過,從對手機造成的後果來看,其實自燃和爆炸看起來像是一回事了。
當前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手機上的應用越來越複雜,手機隨之越來越耗電,因此各大手機電池廠商都在向極限努力,希望獲得儘可能長的續航時間。這就有點像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如果沒有更好的設計保障,在這種趨勢下,電池事故會越來越容易發生。
幸好,一些科學家正在試圖開發一種不容易起火的電解質。這些電解質被稱為「離子液體」。與一般電解質相比,「離子液體」需要更多的熱量才會形成可燃氣體。這種新型電解質要安全得多,但也有可能縮短電池續航時間,但與超長的續航時間比,更高的安全性顯然是大多數人的最佳選擇。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蒲公英小組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
近期熱點
掃描科普博覽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