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斯汀·卡特萊特
版權所有:《智生活》雜誌2014年6月刊
他的戲劇專注於祖國南非的痛苦歷史。他奔波一生,在世界各地積累經驗,但他的心永遠根植於非洲的土壤。賈斯汀·卡特萊特為您講述阿索爾·富加德的故事。
旅途 興都庫什山至喀布爾
這是一段我只完成過一次的旅途,我和泰倫斯·斯坦普二人穿過興都庫什山的薩朗隘口,經馬扎裡沙耶夫前往喀布爾。我們當時正在拍攝根據G·I·葛吉夫的生平所改編的《與奇人相遇》,由彼得·布魯克擔任導演。這段史詩般的旅程令人驚駭,所見之處並不如我們西方文明想像得粗鄙,反倒近於永恆。當時蘇聯人已經撤兵,相對很和平。泰倫斯·斯坦普是非常理想的旅伴,我們倆在路上一句話也沒說。
海灘 南非伊莉莎白港梅特蘭灘
我鍾愛釣魚,所以這裡是我最喜歡的海灘。我一遍遍地把我的妻子希拉和女兒麗莎從水裡拉出來吃飯。剛開始釣魚是因為我手頭緊,即使後來情況好轉,我還是痴迷於它。長頭石頜鯛是我最喜歡的魚種。這片海灘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如果你不想和其它釣魚者擠在一起,大可走得離他們遠點;海灘幾近荒無人煙,迷人的軟沙和巨大的沙丘綿延數英裡。我喜歡一整天都待在這,學會等待是最棒的事。
藝術品 瑞士蘇黎世聖母大教堂夏加爾窗
我永遠無法忘懷與本·金斯利、傳奇的伊馮·布萊希蘭德一起在蘇黎世演出《在不擇手段的逮捕行為之後的聲明》的回憶。我乘小舟渡湖而行,前往參觀歷史悠久的聖母大教堂。馬克·夏加爾在1970年為唱詩班設計了這面彩色玻璃花窗。我走進大教堂的時候,有人在管風琴旁演奏巴赫的賦格;賦格曲與這扇窗結合得美不勝收,讓我如墜雲裡,不得不倚在牆上。
酒店 斯裡蘭卡科倫坡加勒菲斯酒店
從小生活在國外的關係,我對所謂的故鄉英格蘭一無所知。當我離開學校來到倫敦的時候,立馬被它的咒語俘獲了。倫敦這座城市甚至在整個英國也是獨樹一幟的。我喜歡它的兼收並蓄,它巨大的魅力,以及偶爾流露出的不可救藥的醜陋。在這裡,隨時隨地都會上演驚喜,這是一座無所不能的城市。在我們居住的倫敦南部,水果、鮮花和蔬菜總是很早就送到市場,你可以在黎明之前起床逛街,回來的時候帶著大把大把的百合花。樹木叢生,松鼠奔竄棲息在其間,伴著大本鐘的樂音。我與泰晤士赫斯維克工作室一同設計了泰晤士河上的花園橋。這是我獻給我所愛的城市的禮物。
景觀 南非新貝塞斯達
行駛在塵土飛揚的路上,離我的屋子所在的村莊還有幾小時車程,我不禁欣賞起身邊的景色。我好像覺得自己在減速,繞過一堵惹人注目的巖石牆,我來到了一片不為人知的魔法世界。這裡位於南非的中央,是半沙漠化的乾旱臺地,鼓鼓的大風吹著一條條泥土路和一面面錫皮屋頂。我俯瞰村莊,仿佛瞬間明白了我在哪、我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是個用英文寫作的南非白人。
城市 日本新潟
我不知道接下來要說的能不能登出來。我在21歲那年失去了童貞,那次經歷不僅難忘,更讓我明白,遲到總比不到好。SS Graigaur號的船員們得知我一沒錢、二還是處男後,湊錢幫我見見世面。我永遠難忘那溫情的一晚,還有新潟紅燈區的那位好心女士。
建築 伊莉莎白港圖書館
我之所以能走上作家之路,完完全全歸功於它。這座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位於市集廣場,它小巧而精緻,門前擺放著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我的家庭非常不幸福,而它改變了我,是我的避風港。我的父親是個酒鬼,養家餬口的重擔就落在我母親身上;她在市遊泳館裡開了間咖啡館,每當她付不起租金,我就幫她給議會寫信。我在圖書館堆滿書籍的桌旁尋根探源、費力地讀著,同時也得以喘息。讀書後來成為了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