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小長假,高速擁堵還是「如約而至」。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北京機場高速堵車10小時,京開高速堵成「停車場」,廣東全省高速也是大面積擁堵,車隊排起數公裡「長龍」。自從四個法定假日小客車可以免費通行高速後,對於這樣的擁堵節奏,大夥也是漸漸習慣了。對於高速公路變身「堵場」,網友無奈的說 :「省了70元過路費,卻多花100多元油錢。」當然一板子打在「免費通行」上未免有失偏頗,「每逢佳節必堵車」,還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公共運輸系統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個別旅行社的「不靠譜」導致自駕遊數量激增,以及休假制度的一刀切讓所謂「錯峰出遊」也成為空中樓閣。
每到節假日,專家和媒體又重新聚焦「如何避免高速擁堵」,但每每都是不了 了之。針對「高速路變身龜速路」這個現實存在的問題,除了依靠交警疏導,監管部門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香港、新加坡、東京等國際大都市,城市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普遍在50%以上,從這點出發,我們建議高速公路節假日也能對大客車免費,這樣不但可以解決高速擁堵問題,而且節能環保,如果大巴票價適當下調的話還能降低人們出行費用,一舉多得。此次清明節的再次擁堵,給管理部門敲了警鐘,再不調整現有措施,按照目前這個情況發展下去,節假日高速公路可能只會越來越擁堵。
(評論員 陳茜)
【本稿由貴州交通廣播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尊重智慧財產權,從點滴做起!】
(法律顧問:貴州福謙律師事務所邵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