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人們所需的各種物品湧來一波不同程度的漲價潮。本來今年都是老百姓非常困難的一年,工資沒掙多少,而各種日常生活所需那是打著滾的上漲。豬肉漲玉米漲、各種蔬菜跟著漲,現在雞蛋又是一路飆漲,菜場大媽靈魂發問:啥時候漲到頭啊?
雞蛋價格扶搖直上,背後推手是什麼?個人認為可能是以下幾種因素造成的:
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影響到養雞行業。
去年春節出現疫情,對於養雞戶來說有著深刻的記憶。各地封村封路,很多養雞戶運輸不過來玉米飼料,家裡的蛋雞每天都要吃大量的玉米飼料,上哪去買呢?那種情況下確實讓養殖戶們抓狂,而更讓他們焦慮的還有雞蛋的銷售問題。每天都要撿出十幾筐甚至幾十筐的雞蛋,在那一筐筐的堆著卻沒有任何渠道拉出去賣掉。要知道這些雞蛋可是有保鮮期的,時間長了都得壞掉誰不心疼啊?即使村莊解封以後,銷售的雞蛋價格也在2塊8、3塊錢左右一斤。去年養雞讓養殖戶虧了不少錢,可能有些養殖戶就棄養另謀出路了,這也造成雞蛋的供應量不同程度的減少。
玉米飼料價格一路上漲,養雞戶的投資成本不斷增高。
作為養雞行業的主要飼料,玉米價格從春天的9毛錢一斤,到秋天玉米下來也基本上在一塊錢左右。隨著氣溫越低玉米的價格不斷上漲,慢慢的漲到1塊1毛多、1塊2左右。農村有句俗話:「買漲不買跌」,玉米越漲價收購商越爭著搶購,種糧戶就覺得囤糧越有盼頭,人們都有惜售心理,擔心自己的玉米賣虧,索性乾脆不賣靜觀其變。可是作為養殖戶,即使玉米價格再貴也得買到手裡,家裡餵著張嘴的吃貨,總不能讓那些蛋雞斷糧吧?幾千斤、幾萬斤玉米一斤差一毛錢,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養雞戶不知不覺就提高了投資成本,雞蛋自然價格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今年氣溫低和疫情反彈,也影響雞蛋的供需情況。
今年是多年不遇的冷冬天氣,氣溫驟降嚴重影響到蛋雞的產蛋量。春秋季節適宜的溫度是蛋雞的產蛋高峰期,而這零下10多度的氣溫,它的產蛋量自然會縮減。現在春節將至,正是各種肉蛋食品和蔬菜的消耗高峰期,沒有那麼大的供應量,雞蛋的價格能不貴嗎?元旦以後,多個地方出現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給普通居民造成恐慌心理,再擔心再像去年一樣封路。所以人們開始搶購各種米麵糧油,做到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如果正常情況下,人們可能購買個3、5斤,而現在都會增加購買量,可能買個10斤20斤也不在話下。
現在雞蛋價格扶搖直上、普通百姓叫苦不迭,不知道有沒有背後的推手,還是今年的市場行情造成現在的局面。今年普通百姓的各種消費成倍增長,對於沒有穩定收入的人們那是很大一筆經濟負擔。大家都想搞明白,今年的雞蛋價格漲到頭了嗎?朋友們,就看玉米價格長勢如何了,它對雞蛋價格起著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