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鄰守望·最美結對」——關愛留守兒童 用愛傳遞溫暖

2021-02-14 泰順新聞

面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各地都在倡導就地過年,很多務工人員不能返鄉與孩子團聚,為了讓留守兒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愛,2021年2月6日,一支由團縣委、民政局、紅十字會、百丈鎮婦聯、農商銀行、移動公司和遊泳協會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來到了百丈鎮,為留守兒童送去了新年的祝福和溫暖的關懷。

讓「愛」如坦途大道,伸向遠方。活動中,縣泳協婦聯委員繆見霞老師給留守兒童上了一堂生動的繪本課,讓他們了解過年的寓意,引導孩子們用積極地態度面對生活;泳協紅十字救援大隊長胡海勝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安全教育課,他結合了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從網絡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冬季疫情防控等方面進行講解,細到心肺復甦、創傷急救基本技術、氣道梗阻的急救處理、鼻出血應急處理等,與孩子們進行了精彩互動,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孩子們所學知識和現場急救的基本技能。

讓「愛」如三春暖陽,明媚透亮。移動公司的志願者組織孩子們進行了「巧手做燈籠,傳承民俗情」的活動。當志願者演示如何製作燈籠時,孩子們都觀察地非常認真,隨後,經過孩子們十多分鐘的努力,一隻只紅紅火火、漂亮精巧的燈籠便閃亮登場了。孩子們望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讓「愛」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活動中,縣紅十字、團縣委、百丈鎮婦聯、移動公司等捐贈了被子和食用油、旺旺大禮包、應急救護包、小牛玩偶、燈籠、春聯等。孩子們興高採烈地拿著禮物進行合影,場面溫馨而幸福。

心中有「愛」冬亦暖。活動的最後,志願者們走訪了百丈鎮兩位高齡老人——陳夏菊和夏徐連,志願者們詳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日常生活起居,並耐心地為老人講述了日常安全知識,叮囑老人們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身體健康。

愛,從不落幕,這個冬天,讓我們共同攜手,讓愛的陽光,灑進孩子們的心間,讓孩子們在更多的呵護中茁壯成長,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健康快樂的生活。有社會這個大家庭的愛和陪伴,孩子們的冬天一定不會冷!

             

相關焦點

  • 祿豐「愛心媽媽」結對留守兒童,歡度「六一」
    【六一節】 愛心媽媽結對幫扶獻愛心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日子,今年的兒童節,對於祿豐縣的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們來說,雖然自己的媽媽不在身邊,但有了愛心媽媽的陪伴愛心媽媽們都把結對幫扶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和孩子們聊天,談心,了解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愛心媽媽還給孩子們帶來了書包和學習用具作為節日的禮物。
  • 頭條 | 德清縣婦聯十大項目「十分愛」 溫暖特殊群體兒童
    這是一個溫暖的春節這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德清縣婦聯新春十大項目情暖特殊群體兒童送去「
  • 「把愛帶回家」,「四送」活動溫暖兒童
    1月29日,紅安縣婦聯聯合縣應急管理局、縣檢察院、縣民政局組織志願者來到上新集鎮石牛山村、餘家崗村,開展「把愛帶回家」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志願者送家風故事、送家教服務、送法治安全、送社會關愛,牽手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傳遞人間大愛,營造社會各界關愛兒童的良好氛圍。
  • 守護光明 為愛築夢——「光明驛站」點亮留守兒童的心燈
    「光明驛站」關愛留守兒童公益項目全國首家站點於2012年6月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桃園鎮光明村邱寨希望小學正式掛牌。 「光明驛站」從宿州首家試點,到全省百家鋪開,堅持初心地匯聚愛心引擎,釋放愛心能量,用愛心和友善給留守兒童和未成年人一個溫暖的「家」。「光明驛站」站點「6+N」標配由一個活動室、一臺上網電腦、一部親情電話、一套文體用品和一組圖書角、一面文化牆組成。
  • 把愛帶回家——用暖暖的溫度讓「愛」相伴相依
    為接力全國婦聯「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送家風故事、送家教服務、送法治安全、送社會關愛「四送」活動,,讓廣大少年兒童度過一個健康、安全、溫暖、幸福、充滿愛的寒假,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靜寧縣婦聯開啟「四送」活動
  • 城鄉統籌·幸福茶陵 舲舫鄉三社聯動 關愛留守兒童 讓世界充滿愛
    1月24號,茶陵縣犀城志願者協會聯合茶陵金手指勞務派遣運營中心的劉文貴,廖嬌英兩位愛心人士,開展以「關愛留守兒童 讓世界充滿愛」為主題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
  • 留守不孤單 師情暖心間 | 安居三小開展「溫暖過節 關愛護航」主題活動
    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帶著老師們滿滿的愛和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回到了家中。據悉, 為了給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安居三小從放假一開始就全面啟動寒假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組織開展留守兒童溫暖過年系列活動:組織一次排摸。
  • 用情與法溫暖留守兒童!鎮原法院開展「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
    坪邊村坪邊自然村留守兒童王彩虹,是坪邊小學四年級學生,其父母離異後,父親王選博常年在杭州務工,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於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勞動能力,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在王彩虹家窯洞前,婦委會主任李玉霞等人與其親切交談,仔細詢問學習和生活情況,並送上了書籍、鞋子、床上用品及民法典宣傳掛曆等物品,鼓勵她好好學習,堅強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 伏口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伏口社區在伏口鎮星星幼兒園共同舉辦「中秋話團圓,星星聚大愛——伏口鎮未成年人(留守兒童)關愛暨義賣助學活動」。(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社工團隊組織參加活動的留守兒童開展了遊戲互動、親子溝通等活動,孩子們在現場作畫並與遠方的父母視頻交流,其中的親情傳遞感動了每一個人。
  • 公益日 | 您的善舉將幫助到來鳳的227名貧困留守兒童!
    這是全縣最需要幫助的一批兒童一件嶄新的漂亮衣服一個結實耐用的書包一支不會斷水的鋼筆………在城市孩子看來微不足道的小物品卻是他們不敢輕易說出口的心願一個個微小的心願期待著你我一起讓它們實現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為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愛心力量支持「希望工程」公益事業,持續做好「關愛留守兒童 助力精準扶貧」行動「雙結雙促」工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決定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關愛貧困留守兒童「希望微心願」公益活動。
  • 北車建工團委捐助重慶留守兒童
    3月31日,北車建工團委一行6人前往重慶市黔江區藍天留守兒童學校,將北車建工人的愛心傳遞到了留守兒童的手中。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重慶尤甚。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裡,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在生活與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通過重慶市慈善總會的幫助,北車建工團委聯繫到了重慶市黔江區藍天留守兒童學校,並組織全體員工向這所學校的留守兒童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 雙結雙促 | 讓每個渴望關愛的眼神,都能得到溫暖的回應……
    時間:9月22日地點:陽新縣白沙鎮內容:開展結對幫扶慰問活動鄂東醫療集團團委組織來自集團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的14名志願者前往陽新縣白沙鎮開展「送安全、送健康、送溫暖」活動,為留守兒童進行急救技能培訓,開展義診和入戶走訪慰問,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 傳遞關愛,溫暖冬天-印力北京助力「V盟衣善」,我們一起播種愛!
    隆冬臘月的北京,數九寒天之下,一股暖流正在匯聚,一場傳遞關愛和溫暖的行動已經拉開序幕。
  • 三木科 舟奕博攜粉絲 尋愛九宮山 關愛留守兒童
    活動現場特邀兩位藝人歌手三木科(傳統藏樂與流行音樂文化的實踐先鋒與傳唱人)與舟奕博(歌手、演員作品《他》)一起帶領眾粉絲深入通山縣九宮山鎮橫石二小,向該校30多為留守兒童一起提前過六一兒童節。並為孩子們送上了溫馨禮包、書籍、衣物和一些學習用品。活動最後兩位藝人和粉絲們在周校長的陪同下,一同參觀了學校教學樓、多媒體多功能廳、鄉村少年宮等教學用地。
  • 【志願服務】溫暖送給「一老一小」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城中區民政局高度重視轄區內「一老一小」健康狀況、生活狀況,開展「送健康 送溫暖」系列活動,確保他們過暖心冬天。行公益,送健康。齊發力,送溫暖。
  • 手拉手關愛留守兒童,心連心呵護祖國花朵——Tom貓英語2020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
    兒童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長,需要父疼母愛的他們集中起來就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根據權威調查,中國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 被遺忘的星星 關注留守兒童公益快閃
    被遺忘的星星將會是貴州首場以傳播」 關愛兒童,拒絕冷漠」為理念的大型傳播活動,希望通過」快閃」這一藝術行為,提高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本次活動由黔東南州青鳥助學會主辦,這次主題是以「關愛兒童,拒絕冷漠」為宗旨,共同搭建一個平臺,為提升留守兒童的聚焦度以及提高全民對兒童成長的重視而努力奮鬥。
  • 廣州市「同心光彩·企訊行」系列活動啟動---羊城光彩事業圓千名留守兒童「童鞋夢」
    6月22日是國際兒童慈善日,社會各界以不同形式表達對兒童成長長才的關心和關愛。
  • 愛心基金會走進公安縣助力「雙結雙促」關愛留守兒童
  • 【最美東平人】李景光:帶著「溫暖」行走
    在你身邊,有很多感動的美麗故事;在你心中,總有一種對於"最美"的詮釋和解答。敬請關注「今日東平報」公眾平臺推出的"最美東平人"欄目,尋找東平人生活、工作中的「美」。 說起李景光,人們會自然而然想到「東平信息港」這個品牌,那幾乎是「溫暖」的代名詞。事實上,李景光不僅從事著讓人感到溫暖的行業,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向社會傳遞著一股「溫暖人心」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