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上9點50分
叮鈴鈴……
「您好,請問是分析三站嗎?我是物裝中心,公司明早八點半要緊急生產一批口罩專用料支援武漢,需要做一下聚丙烯原料調節劑過氧化物T101分析,由於疫情原因,運輸車輛受到限制,原料的到貨時間比較晚,如果能早一小時出分析結果,裝置就能儘早的開車,多生產口罩料,您看能抓緊時間安排一下嗎?」「好的,我馬上安排!」張慧穎明白聚丙烯原料調節劑的作用是調節產品分子量,能夠使聚丙烯的融指達到口罩料的等級要求,非常重要。「慧穎,我是趙兵,我現在在你小區門口,咱們一起去,這是政治任務,我們要堅決完成。」「好的,我馬上下樓。」幾通電話讓工作了一天,正準備休息的張慧穎瞬間打消了睡意。公司要生產口罩專用料支援武漢疫情,任務緊急,刻不容緩。上了車慧穎有些緊張,因為這個調節劑雖然每次生產都需要分析,但由於使用量較少,一年只分析兩次。加上年前實驗室改造,設備所需要氣路尚未完工,原計劃年後再進行連接,但是由於疫情蔓延,施工也在順延。張慧穎的心裡十分忐忑,她抓緊時間撥通了高級技師姬亞軍的電話,把任務緊急和必要性敘述了一下,「慧穎,這個好解決,我馬上起床,準備出發。」姬亞軍堅定不移的說,緊接著張慧穎又打通了班組兼職司機任國斌的電話,安排他先去接姬亞軍然後到班組準備取樣的相關事宜。共同抗疫情,全中國都在行動,作為國企員工也不例外,奮戰在一線,關鍵時刻我們義不容辭。
此時,分析三站站長姜連成也在群裡緊急安排工作,張萍是分析三站原料組老班長,精通各種原料三劑的分析。看到群裡的消息,主動請纓「我也去,看有什麼我能幫上的,我家裡單位近,我現在就出發。」姜站長再三囑咐大家路上注意安全,同時做好防護!同志們只一句「放心,一起加油!」雷厲風行的各自趕在了路上。就這樣趙兵,張萍、任國斌、姬亞軍和張慧穎帶著抗擊疫情保生產的使命,出發了。
到班組後,他們有條不紊的安排分工,為了節省時間,張萍主動提出和任國斌去現場取樣,張慧穎和姬亞軍負責設備調試,趙兵副主任也是毫不猶豫的一起幫忙搬儀器,安裝氣路。
11點10分,儀器調試正常,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樣品也順利取回。大家分工明確,張萍負責創建分析任務,張慧穎負責分析水分項目的測定,同時準備色度的標準溶液進行比色,姬亞軍負責氣相色譜純度的測定,趙兵負責數據準確性比對。
大家心裡明白,這批樣品要作為口罩生產原料的調節劑,這不僅僅只是分析樣品數據,更是疫情蔓延時期的的安心丸。
2月11日凌晨1點,樣品分析完成,分析數據一出來,張慧穎就認真進行核對,確定數據準確性後將最終結果報出。姜站長在看到結果信息後,第一時間回復,並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和無私奉獻。
凝心聚力關鍵是要有人帶好隊,這就是檢驗計量中心分析三站,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有戰鬥力的集體,關鍵時刻能夠衝得上去,能夠打的贏仗,大家心氣兒足了,工作也就都不覺得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當前,奮勇向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