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忠貞的女性內心都有一團神聖之火,在一帆風順的日子裡,它隱匿於陽光,但是當逆境的黑夜將火焰籠罩,她就會燃燒激情,讓光芒把黑夜照亮」
—— 華盛頓·歐文
今晨大霧,沿著南大河州463號公路從維拉朗加魯前往塔佩雅拉時,我的心情也變得有些陰鬱。陡峭的山丘、厚重的霧霾、猝不及防的發卡彎,再加上重型卡車,這一系列的組合對徒步者來說並非好事。雪上加霜的是,當我們進入鄉村公路,這裡竟沒有方便行人的硬質路肩,我只能走在狹窄的車道邊緣或是路邊的溝渠裡。儘管我已經穿得跟聖誕樹一樣醒目,有時候卡車司機還是無法及時看到我。為了安全起見,我只能沿著溝渠小心翼翼地前行。我試著一隻腳踩溝裡,另一隻腳踏在路面上,一腳深一腳淺地走著,腳踝漸漸腫了起來,連帶著小腿骨也開始疼了。這絕對是徒步以來最艱難和最危險的路段。
及走到塔佩雅拉時,我感覺腳踝和小腿骨簡直要碎了,似乎還有發炎的前兆。我趕緊抹了些會發熱的藥膏,並在腳踝繞了一圈繃帶作為額外保護。正當我坐在旅店裡,尋思著今天以及這周還能不能繼續徒步時,BBC體育版的一則頭條吧我吸引住了——《鯊口餘生:獨臂生還者於斐濟勇奪全球衝浪冠軍》。
原來新聞報導的是26歲衝浪選手貝瑟尼·漢密爾頓,她在斐濟擊敗了曾六次獲得世界冠軍的史蒂芬妮·吉爾摩和世界衝浪第一人泰勒·懷特。2003年,年僅13歲的貝瑟尼剛剛在衝浪運動界嶄露頭角,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專業衝浪者,正值前程似錦之際,卻不幸遭一頭身長14英尺的巨鯊襲擊並失去了左臂,全身失血超過60%,能撿回性命已是萬幸。
雖然我從未嘗試過衝浪,但從各種照片中不難看出,手臂在衝浪運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層層浪花中運動員在保持平衡和划水調整位置的時候,他們都需要藉助雙臂的力量。如此想來,貝瑟尼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年輕女性。事故發生後不到一個月她又重新開始了衝浪,四年後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專業衝浪者。2010年,她在世界衝浪巡迴聯賽中獲得第九名,今年又再創佳績。
試想一下事故發生後的情形:貝瑟尼身邊的醫生、朋友和家人都在勸她接受現實,在別人眼中,她的衝浪夢想已化為泡影。貝瑟尼完全有可能因此備受打擊而一頭栽進自傷自憐的世界;或者對事件中的海岸警衛隊提起失職訴訟,因為他們沒有及時發出鯊魚警告;她也可能會忿怒地質問上帝,為什麼倒黴的偏偏是我。然而她沒有一蹶不振,也沒有輕易放棄她的夢想——也許她能圓夢的機率變小了,但人類頑強的精神戰勝了一切。
發生在貝瑟尼身上的悲劇也許給她造成了弱點,但她意識到,假以時日,弱點也能成為一種力量。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她成立了致力於激勵青年殘疾人的慈善團體,她的自傳《靈魂衝浪》成了熱銷書,還被好萊塢改編成了電影。她是戰勝了世界的衝浪者、母親、妻子和勵志演講者。
看完她排除萬難、扭轉乾坤並收穫成功的故事,我低頭掃了一眼纏滿繃帶、悲劇的腳踝,不禁暗暗責怪自己真沒出息。於是我鼓起勇氣,繼續蹣跚前進。我想用之後完成的13公裡向貝瑟尼致敬——雖然她並不想要也不需要,更不知道這一切從何說起,但是沒有她榜樣的力量,我(就今天而言)肯定堅持不下去。
請點擊這裡閱讀更多關於貝瑟尼·漢密爾頓的故事:http://bethanyhamilton.com/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