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文章:★ 燒個地邊可能要被判刑 ★沒有暖氣的臨城人是這樣過冬的 ★ 等我們老了,一定也要拍一組這樣的照片! ★ 某公務員霸氣辭職信! ★ 臨城「萬元戶」 ★ 搶紅包會傾家蕩產! ★ 男女聊天記錄曝光!★ 地理書上找到了唐僧和他的取經小分隊!★ 手機"響一聲就掛"的背後陰謀...★ @群主,請把這幾個人踢出群 ★ 臨城查酒駕時間表!★ 你為什麼要戒菸 ★ 派出所:不要讓開奇葩證明 ★ 送給天天打麻將的媽媽一首詩
尺蠖(chǐ huò),正如它的名字」吃貨「,喜歡吃茶樹、桑樹、棉花和林木的葉子,它身體細長,爬行時一屈一伸。
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樹枝的模樣,小時候在樹木上見的較多,近來來看到的少了。它吃過的樹枝,會造成光禿禿枝條反覆受害的林木會死亡。
有的地方,還叫尺蠖為」吊死鬼「,不知道在大臨城,網友們都是怎麼叫的?
其實尺蠖挺有名的,《周易》中曾借用它的的爬行動作,而借喻處世之策略: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周易·繫辭下》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的意思是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還有一個名詞,提到了尺蠖,即:尺蠖效應,意思是尺蠖無論是縮短,還是伸長,都只朝著一個方向(伸長的方向)行進。
比如秦暉在《帝制時代的政府權力與責任:關於「大小政府」的中西傳統比較問題》寫道:王安石搞不成「福利國家」,正如司馬光搞不成「自由市場」。這樣的「王馬循環」可以說是一種「尺蠖」效應:那尺蠖一會兒收縮,一會兒放直,可是無論收與放都只朝著一個方向——有利於權勢者而坑了百姓的方向。正像俗語所說:一個蘿蔔兩頭切,左右都是他得。而北宋也就在「尺蠖」的一放一縮中走向危機的末路。
隨著春天即將到來 ,這個害蟲也要出來禍害樹木了,所以大家要注意按照下面的方法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