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漢代名將馬武打了敗仗,可巧天旱無雨。人和馬都得了"尿血症"。馬夫偶然發現幾匹馬吃了地上豬耳形的野草,冰杖不治而愈。心想也許能治"尿血症",為證實其效果他又親自試服,亦效。馬夫稟告馬武此事。馬武便傳令拔草煎水。幾天過後,全營人馬的"尿血症"都治好了。馬武問馬夫:"這豬耳草長在什麼地方?"馬夫領將軍走到帳外,指給他看:"馬車前邊的就是。"馬武大笑,說:"好個車前草。"從這時起"車前草"的名字就傳開了。
車前草又名車輪菜,為車前科多年生草本。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河邊等地。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主脈五條,向葉背凸起,成肋狀伸入葉柄,葉片常與葉柄等長。
車前草自古即被當做藥物使用,在"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滇南本草"、"本草匯言"等著名的中醫藥書籍中,對車前草都有詳細的記載。車前草具有利尿、鎮咳、驅痰、止瀉、明目等功效。幼嫩的車前草,是經常食用的野菜之一,也是青草茶的最佳原料之一,車前草富含膠質,食入後吸水膨脹,可促進腸道蠕動,治療便秘,吃了會有飽足感。
車前草的副作用車前草為行水洩熱要藥、主利尿、通淋瀝、袪膀胱溼熱、清肝肺風熱、可強腎益精氣。明目保肝,去心胸煩熱,可以服用但不宜長吃。
用藥禁忌:(1)凡內傷勞倦,陽氣下陷,腎虛精滑及內無溼熱者,慎服。
(2)《本草經疏》:內傷勞倦、陽氣下陷之病,皆不當用,腎氣虛脫者,忌與淡滲藥同用。
(3)《本草匯言》:腎虛寒者尤宜忌之。
(4)《本經逢原》裡認為"若虛滑精氣不固者禁用。因為其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和電解質紊亂。所以在此建議就喝車前草的患者,如果療效甚少還是不要再堅持下去,因為這對患者的腸胃是會造成影響的。
車前草的食用方法車前紅棗茶
材料:幹車前草200g、冰糖100g、紅棗5顆、枸杞20g
製作:先車前草開始煮;煮到沸騰時加入紅棗、枸杞和冰糖再次煮開;轉小火繼續煮5分鐘即可,利水祛溼的功效非常不錯,堅持喝上幾天,會有明顯的祛溼效果。
車前葉粥車前葉50克,小米100克。
將車前葉洗淨切碎,蔥白切段,備用。小米淘洗乾淨,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熟時下車前葉、蔥段和食鹽,再燉10分鐘,調入味精即成。晨起空腹食。連用5~7日為一療程。可清熱、祛痰、利尿、明目。適用於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水腫、目赤腫痛、咳嗽痰多等症。
以上所介紹的就是車前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車前草雖然有這麼多好的功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長期服用。每日服用的時候也要實力。而且一些體制比較虛弱或者容易過敏的人應該謹慎使用,因為車前草性寒。在用作藥材的時候,要聽取醫生的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