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一處小小的平房,幾臺破舊的機器,劉剛(化名)就用兩年的時間讓其成為月入兩萬多元的小饅頭店,雖然沒有任何證件,但他的饅頭還是成功銷往多家單位食堂,甚至連幼兒園和大學食堂也進他的貨。昨天下午,市民孫女士致電本報熱線18653220085反映,這家饅頭房的饅頭多次讓學生吃著「肚子脹」,記者一路打聽終於找到了位於賓川路上的饅頭黑窩點,暗訪取證後聯合質監部門將其查處。
現場 路邊饅頭店緊靠汙水塘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李滄區賓川路,由於周圍建設工程較多,一些大貨車經常從饅頭店門口經過,路上塵土飛揚,而該包饅頭的包袱卻搭在路邊的晾衣繩上。「這樣的包袱怎麼能蓋饅頭,他都是用水簡單一衝,然後蓋在饅頭上。」一名知情者告訴記者。
隨即,知情者帶記者查看了饅頭店北側的一處水塘,記者看到,水塘中間漂著幾個油桶,水質發渾,旁邊就是成堆的垃圾,而在最北側記者看到了大量油汙。附近居民表示,多年之前這處水塘就被以前的企業汙染,居民早就不敢喝這裡的水了,周邊居民大多購買大桶水喝。「饅頭房自己打了一口暗井,離著這個水塘就幾十米,用這種水和面怎麼讓人放心?」
暗訪 汙垢壓面機做出白饅頭
隨後,記者進入該饅頭店暗訪。記者發現,該饅頭店一共有三間,中間的一間大約有20平方米,既擺放著壓面機,又儲存著成堆的麵粉。一些用餑餑磕子做出來的大面魚擺放在架子頂端,魚上還印著「?」字,老人介紹,這些魚是一些即將結婚的人預訂的。窗臺上還放著一袋膨鬆劑,酵母已經被剝開,在沒有任何遮蓋的情況下擺放在窗臺上。
在該房間北側有一個小門,記者推開發現是衛生間,旁邊有一條黑乎乎的帘子,帘子後面便是工人休息的小臥室。這些生活場所與麵粉的間隔不到兩米,不僅如此,店老闆還從麵粉堆中開闢出一塊小空地用作廚房。記者發現,麵粉堆放區的粉塵本來就很大,而且與燃氣灶的距離不到一米,非常危險。
問題 發酵箱布滿黑色厚黴斑
記者接著來到最南側的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內,裡面擺放的機器同樣滿是黑色的汙垢,為了排水,工人在房間的地上挖了一條細細的排水溝,裡面的水呈暗黑色,汙濁不堪。記者注意到,該房間不僅狹小而且非常悶,空氣溼度很大,僅有一個裝有排氣扇的小窗戶用於排除溼氣。抬頭一看,房頂的景象讓記者格外震驚,原本白色的石灰牆都已經變成墨綠色,滿是厚厚的黴斑,且牆上布滿了水珠,不時滴到記者身上。
從樣式來看,裡面擺放的兩排機器分別為發酵箱和蒸饅頭機,記者打開機器,裡面還擺放著一些剛放上的生饅頭。而打開發酵箱,裡面的衛生狀況更令人作嘔,不僅放饅頭的支架上布滿了黑色的汙垢,支架上方還堆著工人破舊的衣服,就連箱體內部也是暗黃色的黴斑。由於一些箱門損壞,老闆自己用塑料紙代替,但時間一長,原本透明的塑料紙也變成了黑色,這樣條件下發酵出來的饅頭如何令人放心呢?(記者 張譯心)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及時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