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盤烤肉、一碟炒年糕,在簡陋塑料布搭起的包裝馬車(韓語「大排檔」的意思)裡,懷有心事的年輕人相對而坐,將小酒杯中透明的燒酒一飲而盡。韓劇裡的橋段實際源自生活。去年一項調查發現,韓國燒酒等烈性酒的年消費量居世界第4位,最著名的燒酒品牌賣了6500萬瓶,是世界銷量第一的烈酒,與其僅5000萬的人口形成極大反差。在韓國,有時,「一起喝一杯吧」比任何話都溫暖人心。
Coffee Bay贊助的韓劇《信號》宣傳海報上的酒桌:
Coffee Bay贊助的韓劇《奶酪陷阱》第一集中就出現同學聚會時喝酒的場景
若說中華文化在飯桌,韓國文化便是在酒桌。韓國進入工業社會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加上深受等級文化及儒家禮教文化的影響,國內迅速形成了一種「暴飲文化」——不喝則已,要喝就一醉方休。韓國人飲酒要從晚七點喝到次日凌晨兩三點,轉戰三地才算盡興,第一撥打頭陣的就是「國粹」燒酒,每年人均88瓶之多。
Coffee Bay贊助的韓劇《職場之神》劇中員工聚餐第一輪、第二輪。。。。
對韓國人而言,燒酒代表了情誼。在韓國的酒桌上,經常看見換杯子喝的情景。據說,這種文化發端於祭祀上喝一口祭酒之後,要把酒杯重新呈給長者的風俗。兩人都喝完了,才代表建立起了信任關係。如果一個人不懂禮貌,韓語裡便會說「這人沒學會喝酒」。
韓劇《信號》劇照
朋友間出現罅隙,也要去喝一杯燒酒縫補。在韓國人的觀念裡,喝葡萄酒或許能體現品味,但只有喝燒酒才能體現人性。2008年,美國的英語詞典裡正式收錄了韓國的「燒酒」(soju)一詞,並定義為「從大米中蒸餾出來的酒精含量20%的韓國伏特加酒」。
在韓國喝燒酒,還是小酒館或是大排檔最有味道。那裡往往只賣幾種小食,烤肉、炒年糕或是魚糕,酒是主角,食客隨便自取,最後一併結帳。越是節日或年,「一起喝一杯」的話聽得就越頻繁,冬夜裡,小酒館、大排檔的微亮,是很多人的希望之光。
這些僅僅是韓國酒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韓國的酒文化,想知道韓國的酒令有哪些,想品嘗韓國酒的味道,就趕緊報名川子老師的韓語文化課堂第三講《韓國酒文化》吧!到時候會有韓國美眉特邀講師給大家演示最地道、最韓風的酒令哦!
時間:2016年4月22日(周五)19:00~20:00
地點:COFFEE BAY江南西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