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北國之秋,山河斑斕
澇水之濱,嘉賓雲集
堯天舜日,國泰民安
9月22日上午,第三屆堯都民間祭拜堯帝大典在堯帝陵景區國祖殿祭祀廣場隆重舉行,帝堯子孫齊聚唐堯故地,共祭文明始祖,同祈中華復興。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省政協主席李佳,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濟南軍區原副司令員郭玉祥,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太原警備區原政委李懷民,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原辦公室主任宋石,省政協秘書長張岐雲,同根同夢文化委員會會長邱麗,省僑聯主席王維卿,省委臺辦副主任李菲,市領導董一兵、李雲峰、陳小洪、張建平、陳綱、郭行傑、郝忠祥、王阿家,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代表,中國僑商聯合會代表,中國圍棋協會代表,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代表,山西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代表,三晉文化研究會代表,兄弟省僑聯、商會代表,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群眾代表參加祭拜活動。
這是一場全球華人為之神往的尋根盛典,一曲華夏後裔為之鼓舞的洪鐘大呂,一泉在我們基因裡叮咚作響的不竭之水,一簇在我們生活中代代相傳的不滅之火——上午9時50分,國祖殿廣場堯的兒女們身批黃色綬帶,神情莊重。全體肅立,開啟聖門。擊鼓4通,鳴鐘9響,來賓代表依次敬獻花籃。
本次祭拜大典按照「線下嚴控人數、線上做足文章」要求,採取「線下+線上」同時進行,眾多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發來視頻線上祭拜,表達華夏子孫濃濃親情。
省政協原副主席、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擔任祭拜活動主司儀;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孫曉華恭讀《祭堯帝文》。
全體人員向帝堯聖像行三鞠躬禮。在樂舞告祭環節,以《雲集神都》《觀象授時》《和諧同心》《萬流景仰》四個篇章,集樂、歌、舞於一體,依循上古「巫舞」和漢唐「八佾舞」的祭祀標準展開,融入今人對「中華第一祭」的現代解讀和文化詮釋,古風古樂、淳樸厚重、華美隆重,頌揚堯帝德治天下、造福萬世的豐功偉績。
七項祭拜大典依次告成後,全體參拜人員分批進入國祖聖殿瞻仰堯帝聖像。
幾千年來,華夏子民敬仰堯帝,祭祀活動經久不衰。據史料記載,從西晉開始,每年農曆四月廿八,在堯的出生地(臨汾市堯都區堯廟鎮伊村),民間自發舉行祭堯活動;自唐朝以來,每年正月初一在堯廟、清明節在堯帝陵舉行祭祀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堯都被稱為「五千年中華文明地標」,遺存有豐富完整的堯文化旅遊資源,在全國獨一無二。在大陽鎮北郊村遺存有堯帝陵,世稱「神林」,在已知的三皇五帝陵墓中最為巍峨高大,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赤龍壁、牌樓、唐堯橋、墓表、山門、戲臺、看樓、牌坊、獻殿、碑亭、碑廊、陵寢、雍熙堂、鼓樓、丹朱祠、娥英祠、昭明堂、鐘樓等。
本次祭拜活動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山西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三晉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祭拜大典全程在山西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今日堯都、堯都旅遊抖音官方號、山西公共頻道快手官方號、網易新聞同步直播;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網、山西日報等30餘家國家、省新聞媒體共同報導。
原標題:《臨汾這場尋根盛典,全球華人為之神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