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QQ:3304279071、780422505
印度五次申請入常,每次都被不同的國家否決,想不到五常五國居然如此心有靈犀,印度入常的美夢何時能醒?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曾經曰過,「刑不上五常,禮不下小國」,沒想到老祖宗的智慧竟然可以應驗成為幾千年後聯合國的經典諺語。那個時候老人家他就意識到聯合國五常的特殊地位了,開個玩笑。雖然句話是由網友改編的孔子的論語而形成的一個梗,但是講道理,這個說的……錯誤也不多。聯合國五常的一票否決權實在是太誘人了,以至於那麼多國家多對此趨之若鶩,其中就有印度。
印度,這個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印度就開始了改革開放的進程,聽著耳熟吧。之後的印度實現了印度經濟高速增長。讓他有了入常的底氣。再加上一直以來,印度都有一個大國夢,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直試圖重振雄風,想要躋身於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是五常是那麼好進去的嗎?
細數印度的入常史,印度一次遞交入五常申請被俄國駁回。二次遞交申請被法國駁回。三次被英國駁回。四次被美國駁回。第五次有被中國駁回。五國一直在踢皮球,把印度這個申請踢來踢去的,就是進不了常任理事國的球門,而且這場足球會還會一直踢下去的,直到這枚足球被打爛。然而即使五次入常失敗,印度還是沒有放棄。我甚至懷疑,印度是不是偷看了孔子的那句話,他才這麼執著的。
那麼制約印度入常的屏障是什麼呢?下面就由米爾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五常國家不僅是一個榮譽,更是一個全球地位影響力的體現。雖然印度儘管每次都能得到幾個常任理事國的同意,但總是都有且僅有一個國家輪流來投反對票。這就說明了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五常是達成一致。
第一,目前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分別為中、俄、英、法、美。每個國家都是二戰的勝利國,法國雖然在二戰中被德國擊敗,但是出於美國防止被蘇聯滲透歐洲的需要,還是被美英拉了進來。因此像日本,德國這樣的戰敗國想要入常的話是希望最渺茫的。而印度當時作為英國的殖民地,也算是參加了二戰,所以勉強說得上是戰勝國。資歷夠了,接下來就是實力。
雖然印度的經濟發展還不錯但相較於五常而言,無論是經濟規模,工業基礎,軍事力量都沒有達到五常的平均水平。如果說五常是主戰坦克的話,那麼印度就只能算是一個步兵裝甲車,雖然外表有了,但是不僅裝甲薄,火力也差。所以印度在實力方面並不具備有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基本資格。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印度在南亞非法擴張領土,和巴基斯坦衝突持續不斷,這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為。一個給地區不斷帶來衝突的國家,它如何有資格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呢?啊!如果你說美國不也是這樣嗎,為什麼還是常任理事國呢,那我只能說
誰讓人家實力強呢,聯合國都建在人家裡了,你拿他沒辦法。
除去印度自身的問題,還有就是五常國家都不想擴大常任理事國的規模,一旦任理事國數量增多,那麼常任理事國中的個體的話語權就會被嚴重削弱。而之所以當印度申請入常時,只會有一個國家反對,是在於五常達成了共識。放他進來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在印度身上薅點羊毛。印度想要入常,自然得會來事兒,得給另外五個國家好處。作為軍備進口大國的印度,進口英美法俄的武器,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賺了他的錢,自然要給他面子,四國同意給足了他面子,但是沒有關係,畢竟只要有一票反對這就夠了。
閣下,請點個讚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