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親情的小編
我們幾個孩子總是去問媽媽,我們怎麼問媽媽的呢?
「你在鄉下的房子在哪來?還有嗎?「媽媽有點不耐煩了,」老早幾十年前的事情了,哪裡還有。「
「地契有嗎?」,「哪裡的來的地契?那時候的地都不值錢,早就分光了,人不住鄉下了,房子就沒有了,地也就沒有了。」
那時候,鄉下的地哪裡會那麼值錢?7、80年代的時候,人都很單純,跑去深圳已經是開了大大的眼界了。
那時候,說話做事都很謹慎。有一次,有個鄉下的同鄉突然就倒在地上,就是因為肝臟上出了毛病,沒有救過來。那已經是4、50年前了。那時候,雖然不像《紅樓夢》裡角色,得個肺癆病就得死,但得個慢性病,也是很要人命的啊。要感謝醫學越來越昌明。
我說我們想回老家看看,媽媽說回家去幹嘛呢?什麼都沒有了。可是,那是根啊?家裡的親人才是根,人都遠離家鄉、外公外婆都已經走了。
一說到外公外婆,媽媽又開始傷心了,「唉,當年醫療條件太差,腰子病,如果放在現在,就不會那麼早逝了。」
媽媽總是說起當時的外婆的情況,外婆總是要請赤腳醫生上門打針,其實,擺在現在就是腎病,可是,腎病這樣的慢性病,生生把人折磨死啊。
外婆滿頭銀髮,抱著哥哥,慈祥而又微微皺著眉頭,生活太艱辛了,在鄉下務農,每天忙進忙出。
外公當時在萬航渡路上班,一家小商鋪裡當職員,可是你們不知道啊,回鄉下要坐船、坐車,回家一趟至少是4、5個小時啊
那時候,浦東浦西天壤之別啊,沒有大橋、沒有隧道、爛泥塘,只有擺渡船,生活就像小河裡的水塘,慢慢划著船,划著船,和親人相聚。
歲月啊,像母親老家鄉下的那條河流,緩緩流淌著,從來沒有停歇過腳步。親人啊,生生不息,老人離去、孩子降臨,就這樣一起慢慢向前走。過節了,奔忙了一整年,我們該在一起吃頓熱乎乎的團圓飯了。
父母在,不遠遊。漫漫回家路,只要在一起就好。
【謝絕剽竊改寫 未獲授權 不得複製 侵權必究】
愛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