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官方新聞門戶網站。
這幾天,年過八旬的傅溫聲有點忙,招呼老街坊們理髮,清爽過重陽節。工作時,傅溫聲經常幫同事理髮,退休後他把這項「業餘愛好」發揮到極致,為街坊鄰裡提供免費理髮服務。
傅溫聲說:「我理的髮型比較簡單,只要街坊們不嫌棄,歡迎大家常來。」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鼓樓區龍泉社區省煤炭集團龍腰小區,在4號樓一間柴火間,找到正在清掃地面頭髮的傅溫聲。這裡就是他的「愛心理髮屋」。
理髮屋雖然比較陳舊,但收拾得乾淨整潔。理髮工具整齊地擺放在桌面上。傅溫聲還自己動手將椅子的四條腿用木樁加高,這樣他理髮時不用彎腰,老年人坐著也比較舒服。
「臨近重陽節,來理髮的老年人更多一些,一些已搬走的老街坊還特意回來找我理髮。」傅溫聲說,「目前固定有八九人,最高峰時有20多人,主要是小區居民、周邊的工人。」
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依伯從門前走過,傅溫聲忙招呼:「老陳,頭髮長了來理一理。」這名依伯笑呵呵走進來說:「每個月『報到』一次,從全黑到全白都是你理的。」
傅溫聲這門手藝,源於學生時代。1957年,傅溫聲考入廈門大學,學校號召學生勤工儉學,他報名學習了理髮。
畢業以後,他到煤礦工作。礦區有一兩百人,只有一個理髮師,忙不過來,傅溫聲就成為業餘理髮師,經常下班後幫同事理髮。後來他到煤炭集團從事後勤工作,幫同事理髮也成了一種習慣。
「退休後妻子身體不好,我不能走遠,就在小區裡打轉,幫街坊鄰裡理髮只是舉手之勞。」傅溫聲說,打電話或招呼一聲,他都是隨叫隨到。看到在附近施工的工人頭髮長了,他會主動招呼他們來理髮,「開始工人不好意思麻煩我,我專門等他們下班時招呼,幾個工人結伴來把頭髮理了。」
傅溫聲不僅在理髮屋提供服務,如果街坊有需要,他還會登門服務。
兩三年前,陳依伯因嚴重的心臟病無法出門,傅溫聲每個月都登門服務,持續一年多,直至陳依伯去世。
兩年前,王依伯身體不適在省立醫院住院治療,頭髮長了很沒精神。王依伯的女兒試著給傅溫聲打了個電話,第二天傅溫聲就到病房幫王依伯理髮。
傅溫聲的妻子身體不好,先後動了6次手術,兒女工作很忙,大多時候都是他洗衣做飯照顧妻子。傅溫聲還擔任小區業委會主任,他說:「我是老黨員,只要身體撐得住,會繼續為居民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