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醫調辦的80後——
在醫調辦工作已近4年,天天看到調解員和醫患雙方打交道,為解決醫患糾紛而奔忙。最近,沒來由的,突然想起了10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韓國電視劇《醫家兄弟》,可能90後們根本沒聽說過這部連續劇,但想當初它卻是我迷了很久的劇。不過現在回想起來,跟以前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
以前,僅僅是被情節所吸引,《醫家兄弟》是以醫院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復仇者的故事,張東健飾演的金秀亨年青英俊、醫術高超又瀟灑不羈,給這部片子加分不少。
但現在,我想對張東健說,你在劇中飾演的金秀亨的一些語言和行為,會不會引起醫患糾紛?你掛在嘴角的那抹壞壞的笑,會不會引起患方的反感?你雖然醫術高超,但桀驁不馴,會不會有患方罵你?如此種種,我自己也奇怪為什麼冒出這麼多的問題?
我覺得,同為醫生的秀亨的哥哥俊基其實更容易走進患者的內心,更容易與患者取得較好的溝通,撇開別的不談,他的言談舉止是一個合格醫生的模板。其實醫生還是付出了很多,但醫生也應該站在患者的立場上看待一些問題,這樣更有利於緩解醫患關係。
作為旁觀者的青蜂哥——
眼下,關於醫生的電視劇也有不少,但是我們都是局外人,整個劇情於我們而言只是看戲一般,那些歇斯底裡的哭喊和對醫生的誤解咒罵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又有多遠呢?人的一生難免會失去至親的人,我們何必對盡心盡力的醫護人員大打出手呢?
一場手術下來,手術服已經全部溼透,有時都來不及喝口水又要衝進第二次手術,高強度不間斷的工作已經是他們的常態。
高強度工作累倒的不在少數,然後輸送生理鹽水,稍作休整又馬上要投入到工作中,不少護士生病後為了不耽誤工作,都是自己給自己打針。
多少醫生護士在手術臺下不來,送來的午飯可能遲遲都吃不上,也許涼透都未必能吃上。
累得東倒西歪,只能縮在一起小憩一下,狹小的休息室身子都躺不平。
不少醫生連續手術十幾個小時,有些來不及回休息室就直接就地而寢,他們真的太累了。
醫生的職責是挽救病人的生命,把生命從死神的手中搶回來。對於醫生的誤解從來都不曾停止過,但是他們治病救人的心始終如一,願善待那些在死亡線上奮力救人的醫護人員,青蜂哥領頭點讚!
部分來源:浦東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