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 | 美媒「自問」:中國即將登陸月球背面,我們卻一無所知?

2021-02-25 參考消息

「中國即將實現登月壯舉,為什麼你卻一無所知?」12月5日,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對美國民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美媒為何會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

 

文章開篇便指出,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一再強調:「美國正在重返月球表面,我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速度比你們想像中更快!」但實際上,比想像中更快抵達月球表面的國家將是中國。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

 

12月8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預計新年前夕,中國將可能成為第一個將探測器送上月球背面的國家。

 

然而,《福布斯》發現,西方媒體對中國太空計劃的報導卻少得可憐,但凡有相關新聞,主題也往往聚焦在美國政府渲染的所謂「太空軍事化」話題上。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報導截圖

 

《太空中的中國:偉大躍升》一書作者布賴恩·哈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西方的「無知」令他感嘆道:「中國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鮮有被西方媒體報導,也不為人所知,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中國還有太空計劃。」

 

哈維指出:「西方國家可能認為自己的技術能力更勝一籌,但實際上中國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高估自身條件的這些國家可能將被事實『打臉』,最終發現自己並不佔優。」

▲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經過美媒的「提醒」得知此事後,不少美國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詫異,感嘆這麼大的事,臨到發射之前幾乎沒見報導。

   

難怪有人不可置信地追問:「所以(中國登月)就是明天了嗎?」

 

還有人十分激動地求網上直播地址想要圍觀「中國登月」。

 

《福布斯》直言,嫦娥四號在中國境外受到的關注不應該如此之少,因為中國本次登月任務的意義非凡。文章指出,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月球的背面是一個令人垂涎的地方,天文界討論了幾十年,想在月球背面建造天文臺,以遠離地球電離層的幹擾。

 

此外,嫦娥四號本次的計劃著陸點也是意義重大。

 

據報導,嫦娥四號將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著陸。馮·卡門撞擊坑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古老的撞擊坑,其保存了原始月殼的巖石,並可能含有水,具有極高科學研究價值。

▲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然而,英國《獨立報》指出,想要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其實是十分困難的,這意味著無法與地球進行直接無線電聯繫,嫦娥四號必須完全自主地執行著陸任務,這將是一個十分大膽的著陸方式。因此,倘若任務可以順利完成,將有助於揭開地球這位近鄰某些最為隱蔽的秘密。畢竟,目前還沒有太空飛行器登上月球的那片遙遠區域。

 

著陸後,嫦娥四號將著手進行測量地表溫度,檢測構成月球土壤的化學物質等任務,並且「打量」一下太陽。之後,嫦娥四號將通過5月份發射的中國「鵲橋」號通信中繼衛星與位於中國、阿根廷和納米比亞的地面站進行聯繫,傳遞無線電信號,同時發回電視圖像。

 

美國科技媒體「臨界點」網站刊文評價稱,中國這次登月任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完成過這一壯舉。如果任務圓滿成功,中國將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偉大。

 

對此,不少美國網友的評價也十分積極,有人動情地留言道:「希望中國好運。科技發展是屬於全世界的,他們的成功也就是我們的成功。」

餘下 2 篇,精彩不摺疊↓↓

觀察 | 看到這項法案,外媒擔心川普的諾貝爾和平獎要涼

緬懷 | 用這條微信,向你不熟悉的祖國脊梁致敬!

編輯 | 楊斯涵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外國網友評論: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
    Chinese spacecraft becomes first EVER to touch down on dark side of the moon as it transmits never-before-seen 'close range' images after making historic landing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完成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著陸
  • 未解之謎:瑪雅人曾畫月球背面圖
    導讀:迄今為止我們發現了很多有關瑪雅人的遺蹟,而瑪雅文明一直都是那麼的神秘,甚至科學家在瑪雅人的廟宇中找到月球背面圖,究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 美媒喊話中國:理應一碗水端平,不要打壓歧視中美這項重要合作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小灰灰】中國近些年在太空領域完成了巨大突破,去年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且從月球採集了土壤樣本,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突破
  • 我的世界:mc該怎麼去月球,一個月球傳送門就可以嗎?沒那麼簡單
    於是在尋尋覓覓之中,我們終於發現,這些都是不明所以的人都是在「瞎扯」!原版《我的世界》壓根就沒有月球這個維度。問題:那模組呢?什麼模組可以將我們帶到月亮上呢?最重要的是,它真正的可以帶我們去月球上。所以,手機版玩家暫時還去不了月球哦。一、去月球前準備工作:
  • 嫦娥三號發現:月球表面比我們想像
    [導讀] 研究發現,月球表面外逸層中的水比美國哈勃空間望遠鏡此前的結果低了兩個數量級,刷新了月球外逸層中水含量上限紀錄
  • 日本月球著陸器創企ispace在美開設辦事處
    ispace美國著陸器項目主管奧尼爾和ispace美國CEO阿西裡諾在該公司丹佛辦事處一個月球著陸器模型前留影
  • 為什麼西方不尊重中國?印度青年的分析令人深思
    喬希說,西方不能尊重中國,這是它們的底線,以美國為首的歐盟及其擁躉痛恨競爭,尤其是來自相反集團的競爭。除非全球實力動態突然發生變化,西方在世界事務中的霸主地位突然結束,否則現狀將佔上風。這有多大的概率,誰都猜不到!
  • iPhone 6s保護貼: 撫摸月球表面
    和它的名字一樣,來自韓國品牌 POSH-PROJECTS 的 Luna 保護貼與月亮有一些關係,因為它採用的是月球表面的外觀和觸感,具有模擬真實的月球坑,並且每一張保護貼的月球表面樣式都是不一樣且獨一無二的。
  • 美媒炒作中國從美對委內瑞拉制裁中「獲利」,外交部回應——
    美媒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迫使該國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和印度等買家出售能源產品。
  • 中方戮心之問:這樣的美國,能和中國相提並論嗎?用實際案例說話
    同時在中國處於後來者的高鐵方面,中國高速鐵路的總長度佔全球高鐵運營裡程的65%以上。  反觀美國呢?不僅加州鐵路無疾而終,其貫穿全美的鐵路能出現,背後中國人的功勞也是不可忽略的。同時在基礎設施建造方面,美國智庫發表的《美國基礎設施狀況》,就對美國基建的現狀做了一番清點,其幾乎所有基礎設施都是D(差、有風險)的狀態。就以這樣的狀態來說,這樣的美國能和中國相提並論嗎?
  • 中美合拍紀錄片《鳥瞰中國》即將登陸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環球時報記者 路茜文】中國和美國合作的航拍高清紀錄片《鳥瞰中國》將於24日晚登陸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這是繼中美友好形象宣傳片22日起在紐約時報廣場滾動播出後,又一展現中國形象的影視作品在中國領導人訪美期間與美國民眾見面。《鳥瞰中國》總共兩集——《繼往開來》和《源遠流長》,由中國五洲傳播中心和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製作,拍攝輾轉20個中國省市自治區,歷時兩年。
  • 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不言而喻,美國拉攏印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地區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另外,此舉也有進一步將這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從俄羅斯身邊拉到美國身邊的意思。據悉,去年10月份雙方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美印「2+2」部長級會談後,川普還在任期最後授予了莫迪「功績勳章」。然而,現如今美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挑戰。
  •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據衛星社11月24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
  • 美媒:第8艘「超級驅逐艦」下水後,中國下步計劃是什麼?
    中國的055型飛彈驅逐艦文章稱,中國上海的造船廠已經下水了第八艘055型驅逐艦,預計這艘軍艦不久後將開始海上航行。055型驅逐艦被廣泛地認為是全球範圍內現役的驅逐艦中,能力最強的型號,其武器配備超過所有對手,同時融合了從雙波段雷達到先進隱形設計在內的一系列革命性的創新。
  • 微西美原創|西美食堂:「做飯,我們是認真的」!
    辣子涼皮兒&涼菜兒&冰峰liáng pí & liáng cāi & bíng fêng[長盛千年的涼皮於春季登陸一食堂一頓飯簡單不過把每一份食物搭配好一日三餐,須臾人生細嚼慢咽,輕嘗緩味和遠在異鄉的父母或女友打個電話,和室友一起抖抖腿邊吃邊喝,何嘗不是人生至美之事
  • 美媒:不要扔掉豬嘴,可以賣給中國
    來源:光明網美媒稱,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中國對豬蹄、豬耳和豬嘴的巨大需求,正在刺激芝加哥生豬市場的反彈,上周,期貨合約交易量暴漲至兩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玉米價格的上漲,迫使該國農民減少生豬存欄數量和產量,導致對進口肉的需求增加。艾奧瓦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家德莫特·海斯說,中國今年可能進口美國5%的產量。生豬期貨價格已接近2014年以來的最高位,2014年,由於暴發仔豬流行性疾病,當年的生豬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 中英讀報:美媒:川普2020年競選旗子中國製造,加徵關稅前趕工!
    導讀:因為擔心即將徵收的關稅,中國一家旗幟工廠正在匆忙製造美國總統川普2020年的連任標語。Chinese factory rushing to make Trump’s 2020 banners in fear of tariffs美媒:川普2020年競選旗子中國製造,加徵關稅前趕工!
  • 世衛專家怒了:美媒真無恥!
    隨著世衛組織專家組完成在中國的病毒溯源調查行程,那些曾被西方媒體和政客用來抹黑中國的陰謀論也被專家們一一駁斥。近日,《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媒炒作起「中國阻撓調查」、「中國拒絕分享數據」,援引多位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話稱,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的調查過程中,中國方面的某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調查進程。
  • 美媒:中國大陸客出境旅遊對紐西蘭最滿意
    原標題:美媒:中國大陸客出境旅遊對哪裡最滿意  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16日文章,原題:從紐西蘭到越南:中國遊客對哪裡最滿意? 影響中國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的因素非常多,痴迷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人可能會為吃芝士蛋糕去帕薩迪娜,其他人可能傾向於到劍橋享受楊柳拂面的浪漫。
  • 美媒: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美國本土也進不了這項「中國技術」
    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非常清楚的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因為科技的存在完完全全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技成為了第一生產力,科技更加推動了世界的發展進程,也改變了這世間的多個行業,而中國在對於科技的研發上則更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