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夏普公司股價每股還有160日元,6月27日夏普股價一度跌破了每股100日元,最低每股只有94日元,創下了自1965年,也就是50多年歷史以來的最低公司股價記錄,可謂慘澹無比。
分析人士認為,鴻海集團是以每股88日元收購的夏普公司,目前持有夏普約66%的股權,夏普公司在鴻海主導下的經營重建才剛剛開始,仍然面臨許多不確定性,該公司股價可能進一步下探至每股90日元附近。
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5/16財年,夏普全年錄得歸屬母公司淨虧損2559.72億日元,營業虧損1619.67億日元。
連年巨虧不僅使得夏普被迫賣身鴻海,也讓鴻海背上了一個巨虧的負擔。
夏普巨虧的重災區,一個是液晶業務,一個是消費家電業務。其中,液晶業務是鴻海收購的最大重心業務,消費家電業務相對重要性低。
除了道歉,這次夏普股東大會,高橋興三卸職下課,改由鴻海副總裁戴正吳接替上任夏普公司新總裁。夏普公司位於大阪的總部因出售,遷移至兩家合營的堺市工廠附近。
此外,當初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對外稱不裁員,但在龐大的虧損壓力下,頻頻傳出鴻海將給夏普下一劑猛藥,計劃在全球範圍裁員7000人。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夏普消費家電等邊緣性業務最可能首當其衝。
家電業務是目前仍然是夏普產品銷售最大的組成部門,中國市場則是夏普家電的核心銷售區域之一,涉及液晶電視、冰箱、空氣淨化器、手機、空調等。其中,夏普液晶電視已經陷入銷售窘境,白色家電產品也不景氣。
按照夏普公司自家官方公告的說法,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全財年,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市況惡化,銷售不振。
具體是,夏普液晶電視、白色家電、數碼多功能機等產品銷售不振顯著加劇,同時為了削減中國市場的液晶電視流通庫存,導致銷售費用增加。
從鴻海的角度來說,收購夏普的目的是藉助它的先進面板技術來為自己的產業計劃服務,比如給蘋果手機供應OLED手機面板、和三星競爭。
至於說夏普電視、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產品,對於鴻海未來的產業戰略意義,顯然並沒有那麼重要。
來源:家電網
● 夏普變局,意外牽動群創高層改組
● 職場與人生 | 鴻夏戀:郭臺銘教我們的三件事
● 陸廠太猛、JDI大整編!傳出售中日新珠海廠給合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