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6進入了尾聲,聖誕將至有沒有買一款蛋糕與 親朋好友共度佳節?說起蛋糕,如果過去要買蛋糕,我們要親自去店裡挑選,有些店甚至還要預約,之後再去提貨。隨著網購的普及,網際網路蛋糕也悄悄成為時下流行。一時之間,網際網路蛋糕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今天《財智對話》的嘉賓Mcake,作為線上蛋糕的「後來者」,何以得到雷軍和李開復創新工場的投資?又如何做到短短幾年內營業額過億?我們邀請到Mcake的聯合創始人及CEO姚天,來與我們分享背後的故事。
Mcake蛋糕產品
瀏覽Mcake的網頁,會發現它們蛋糕的設計較為花哨,用色鮮豔,強調儀式感,吸引了年輕的消費者。姚天認為,蛋糕不僅是食品,它同時也具有禮品屬性。消費者購買蛋糕,通常都會在聚餐、聚會等多人場景下分享,產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推廣方式。加之現在年輕人喜歡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華麗的外觀,讓Mcake擁有更高的識別度。蛋糕作為消費品類,最重要的還是口碑營銷。
盧克和咚咚冰淇淋蛋糕
藍莓輕乳拿破崙蛋糕
今年,對於Mcake而言,還有一件大事件,就是與原麥山丘的合併。合併之前,成立於2013年,僅在北京有六間門店的原麥山丘,能做到一年七千多萬的營業額,10%的利潤。目前,姚天同時是Mcake與原麥山丘的執行長,操盤管理兩邊的業務。合併後,原麥山丘開通了線上業務,同時Mcake將自己的產品放在原麥山丘售賣。
原麥山丘門店
Mcake欲「借船出海」,借著原麥山丘在北京的影響力,踏入線下市場。電商剛剛興起的時候,誕生了一批線上品牌。然而這兩年,在線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反倒成為電商的新秀,另一方面,這些線上品牌也都希望能夠佔據線下市場。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單純低價的銷售策略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消費者更願意為具有品牌附加值的商品買單。對於消費品品牌而言,線下門店可謂是「戰場」,是推廣品牌的重要渠道。
姚天1984年出生在北京,2009年和高中同學張軼淳合夥創立了Mcake的前身——Vivid Cake。大學畢業後,姚在北京開了間燒烤店。張原本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還是有所差距的,於是辭職回家,除了搗騰蛋糕之外,偶爾在姚天的小店裡幫忙。照姚天的版本說起來,他的飯館兒是讓張給吃「黃」的,沒辦法了,只好兩人一塊兒創業了。創業前期90%的靈感,都是在小酒桌邊吃邊迸發出來的。
姚天與聯合創始人張軼淳
不是每個在風口上的人都能夠被吹起來,我們採訪張軼淳時,他不禁感慨,創業這件事真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若要問他,他們是怎麼活到今天的,他只能說是運氣。付出很多,努力很多很重要,但欠了一點運氣,誰都救不了。
能夠獲得雷軍與創新工場5000萬的投資,這份幸運來源何處?與原麥山丘合併後的Mcake,如何進軍線下市場?Mcake對未來又有怎樣的期許?敬請關注, ICS本周日12月25日晚《財智對話》。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