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14日3時,受颱風「摩羯」的影響,濰坊突降特大暴雨,部分河道產生洪水,彌河青州譚家坊站104.0立方米/秒,丹河165立方米/秒。壽光市、青州市、昌樂縣、安丘市的28個鎮街發生災情,部分地區的大姜、地瓜、芋頭、花生、玉米、穀物、大棚青椒、南瓜、芸豆等經濟作物和部分農作物受災,部分房屋、道路、橋梁等不同程度損壞。
雨量之大,近年罕見
讓我市的防洪形勢驟然加劇
14日凌晨3:30,市水利局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名義及時發布了防汛Ⅱ級(橙色)預警通知,要求「各鎮街區及市防指成員單位按照預案要求,全面落實強降雨防範措施,抓緊組織受災單位開展生產自救,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2018年8月13日8時-14日20時降水量(毫米) :市區158.7羊口88.9雙王城146.3稻田111.7田柳162.6臺頭139.3古城163.8紀臺223.4洛城150.9化龍128營裡144.6上口92.9留呂120.9孫家集235.5田馬180.6文家188.9侯鎮111.5,全市平均152.3。丹河上遊昌樂昌樂184.8,最大點降雨量昌樂縣喬官雨量站268毫米。截止目前,累計平均670.7,較歷年399.5偏多271.2。聖城街道、洛城街道、孫家集街道、文家街道、紀臺、田柳、上口、稻田、侯鎮等各鎮街(區)以及防指成員單位紛紛組織工作人員和村「兩委」成員連夜巡邏,確保最早時間發現和處置險情。
8月14日上午7:00我市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防汛檢查工作,成立了由分管領導帶隊和技術人員參加的8個工作組,深入全市河流、機井窪地和城區各排水出口進行實地查看和指導。
相關單位將防汛應急設備、防汛物資提前裝車備用,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第一時間出勤應對。截止目前,市防汛物資倉庫分4次向相關鎮街調撥編織袋9000條、土方布600平方等防汛搶險應急物資,保障了險情排除和搶險任務的完成。
因丹河流域強降雨,導致上遊突發洪水,我市入境最大流量達165立方米/秒,為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流量,丹河防洪壓力驟增。
險情之下,防指成員單位及丹河沿線的各鎮街紛紛組織「搶險隊」,村民們也自發組織起來,加入到這場「戰役」中來。
眾志成城,「搶險隊」完成了丹河沿途丁家堯河閘門破拆、涵洞封堵,G308北側老羊田路跨丹河兩岸洪水漫溢封堵,壽濟路丹河橋左岸缺口封堵,引彌東乾渠涵洞封堵等多處搶險任務。
為確保丹河順利洩洪,我市與濰坊市防指進行對接溝通,確保丹河上遊昌樂縣荊山水庫暫緩洩洪,減少丹河行洪流量;積極與寒亭區進行對接協調,及時疏通了丹河下遊阻水橋,確保了行洪暢通。
除此之外,市水利局工作組分別到彌河、塌河、西張僧河、張僧河東支、桂河沿岸進行巡查,及時組織人員和設備,排除了阻水障礙,確保了洪水順利下洩。
這些部門單位,只是我市大雨過程中開展救援工作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單位很多人,趕赴第一現場,你們辛苦了!向你們致敬!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壽光才會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