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面額最大的1萬日元日幣上,印的是福澤諭吉的頭像。有時人們就將1萬日元直接叫做「諭吉」,此人在日本家喻戶曉。
前文講到,今年是我們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
與日本明治維新的「前三傑」、「後三傑」,甚至是天皇和政治家伊藤博文相比,日本人普遍認為,福澤諭吉的影響更大。「他是這個國家的啟蒙老師,他的思想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遠比政治家重要得多,因為比起政治來,思想更持久,更有歷史穿透力。他就是用思想穿透了日本的那個人。」
這個福澤諭吉,不是高官,不是權貴,也不是富豪,只是一個書生。他留給日本的,僅是一所大學,和22卷文集裡的思想。
在除了不讓百度的都可以百度的時代,關於這個人的生平就不細說了。
只說,這是個日本的文人;但,是個週遊了歐美列國考察學習過的文人。
正是這樣的經歷,給了他跟普通日本人不一樣的視野。
比如在英國,他發現,英國的保守黨和自由黨各有自己的理念主張,在議會裡天天吵架。吵得急了甚至會打架,扯頭髮,揪鬍子,扒內褲……福澤諭吉就疑惑了,「兩派明明是敵人,在議會裡吵完後卻又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喝酒,究竟是怎麼回事?」
最後,他悟到,和日本當時的結黨營私、你死我活的幫派鬥爭完全不同,這是一種全新的東東,或者叫西西吧。
在回日本後長達十二三年的時間裡,福澤晚上從不外出,專心翻譯,介紹、傳播他所認知的西西。
在此過程中,他獨具匠心地翻譯、原創了許多符合東方習慣的現代名詞,如「政治」「稅法」「國債」「紙幣」「博物館」「蒸汽機」等等。
上面這些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有個詞大家一定都熟悉,「幹部」。在筆者的印象中,這個詞也是出自福澤的翻譯+原創。具體是不是,這裡就不考證了。反正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是沒有「幹部」這個詞的。
在上述過程中,福澤諭吉面臨著巨大壓力,甚至是生命威脅。
因為當時的日本由於受外國人欺負,仇恨外國人的風氣普遍蔓延。愛國的浪人、武士們充斥街頭,四處尋找賣國賊。在他們的眼中,福澤諭吉這樣的西西,就是賣國賊。
在這樣的氛圍下,福澤諭吉既倍感恐懼,謹言慎行,卻也從不改變自己的堅持。
後來他更迎難而上,創辦慶應義塾。在炮火隆隆和威權相逼之下,慶應義塾也堅持開學。福澤諭吉激勵青年學子們說,「只要慶應義塾還存在一天,這裡即是世界的文明地。我們不在乎世間的變動。」
同時他又說,「若舉國皆帶著古來的奴隸劣根性,那麼國家如何維持?我認為不能再猶豫了,自己要以身作則……」
現在的慶應義塾大學,號稱亞洲第一私立學府。
寫到這裡,感覺寫得有點多了。關於福澤諭吉的話題,就到此為止。
最後說一句,日本各種面額的鈔票上,印的基本是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文學家。
相關文章,點擊閱讀:
今年,也是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
冬至 | 抵制洋節聖誕、元旦、禮拜天及其他
欲開新局待後人:可惜了曾國藩李鴻章那一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