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7月1日,隨著一聲「嘎呀—嘎呀」的巨響中,創下了中外橋梁史上木橋跑火車的奇蹟。
再往裡走,小編看到了一個熟悉的東西——自行車,確切的說應該叫「二八大槓自行車」,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祖輩父輩們騎的自行車都非常的單調,大多都是「二八大槓」,因為自行車的車輪尺寸為28英寸而得名。應該有不少小夥伴們有這樣一段兒時記憶,父親騎著二八大槓載著自己和兄弟姐妹,一個坐後面,一個就坐在前面的大槓上,父親騎技嫻熟,穿梭在鄉間,回家的路上。(圖源:網絡)
除了二八自行車,這裡還有那時父輩祖輩們都愛抽的香菸。吉利、珍珠橋、金魚.這些香菸都來自蚌埠捲菸廠,看到這些老式香菸的包裝,小編記憶不由湧上心頭,誰小時候沒有去給父親,爺爺買香菸的記憶呢!博物館也將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舊家具,搬到了這裡,讓和小編一樣的90後,00後,一窺那時的生活風貌。在這些照片裡,又勾起了你哪些回憶呢?
博物館是一個濃縮歷史的窗田,文物寶藏是各個時代社會發展、歷史、文化、審美等方方面面的高度濃縮。
而古代的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絲質刺繡等,這些文物背後蘊藏著很多歷史和文化知識。
話不多說,一起來欣賞這些穿越了千年的文物吧了,but!由於博物館的藏品實在太多了,小編就著重幾個介紹了哦!
博物館的意義,並非展示靜止、孤立的知識,而是呈現變化、開放的過程。
藏品的價值的也不局限於反映歷史的曾經,而是展現不斷演進的當下。
觀看完博物館藏品近現代和古代部分,來到了和蚌埠息息相關的淮河文化區域。這部分應該是每一個蚌埠人都既熟悉又陌生的部分。蚌埠向來有「火車拉來的城市」之稱,當年就是因為這條津浦鐵路,蚌埠才從一個小漁村慢慢脫變成了如今繁華城市的模樣。
除了標誌性的津浦鐵路,博物館內還有一比一真實還原的皖北稅務局,米坊街的形成,老大街的興起,淮鹽引岸等故事。
在這裡你還可以看到安徽督軍公署的真實面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牆上一張張烈士的照片讓人肅然起敬。
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上個世紀80,90年代蚌埠人的生活吧。
那時候的蚌埠人都住在磚瓦大院裡,鄰裡鄰居都離得很近,村委會如果有什麼事情要通知,那屋頂上的大喇叭就會隨機響起,聲音特別的大,整個村裡都能聽到。
老蚌埠人穿著也越來越時尚了,女性多數為旗袍,男性會穿西裝戴帽子,街道上一片繁華的景象,對了,那時候老鳳祥銀樓就已經開張了,旁邊緊挨著裕華五金,對面還有一家百貨店.
老蚌埠人也開始流行拍結婚照啦,而那時候大家比較熟悉的照相館當屬「兄弟照相館」。
「咦—前面有家酒店"!那正是福昌酒店,和現在的酒店不同,那時候的酒店只賣酒,不住店哦~古色古香,感覺酒應該很不錯吧!
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應該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錢長什麼樣子的!畢竟我們現在每天辛勤工作可都是為了它呀~
都看看瞧一瞧啦,這些錢是不是和現在我們用的人民幣有些區別,又有些相似呢?
除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那些為了蚌埠發展而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們,也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
無論市繁華川流的都市,抑或是寧靜偏遠的村郊,博物館的誕生和存在,都會為當地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成為物質文明傳承的空間載體,蚌埠市博物館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