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頻繁地出現一個詞——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意思是「財務自由,提前退休」,縮寫是FIRE,正好是英文「炒掉」的意思。所以很多人就希望通過提前退休早點跟老闆說再見。
社交媒體上還有很多小妙招來教大家怎麼樣達成FIRE,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以及「4%原則」,即讓你的開銷佔到你資產的4%。
1年10800英鎊,不考慮通貨的話,過去的15年裡你抽菸總共花了162000英鎊對嗎?
你知道嗎?如果你沒有抽菸,把這些錢放在一個高利息的儲蓄帳戶裡,按複合利率來算。你現在能買一輛法拉利了。
什麼是不必要的開支?很多專家將其稱之為「咖啡因子」,假設我們每天花40元購買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一年有300天需要買咖啡,那麼我們一年就會花掉12000元。一個人從開始工作到退休,如果需要40年時間,如果每年可以省下12000元,那就可以省下48萬元,如果算上一個中等的收益(比如3.5%),那麼40年下來他可以存下超過100萬。
但是每個人的咖啡因子不同,在以上的笑話裡,那位女士雖然沒抽菸,但是一定把錢花在了其他不必要的地方,故此她也沒有法拉利。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咖啡因子,看似不起眼,實則積少成多,對我們的財務有著巨大的影響。
如何可以讓你的開銷佔你總資產的4%呢?這看上去很難,但是我們換個說法,如果我們可以有一個4%的回報率的帳戶,那我們把本金放在這個帳戶裡,每年就用4%的利息,排除惡性通脹等極端因素,是不是可以每年就好好地過下去?如果恰巧花的錢還不到4%,是不是每年本金還能漲一點?
所以用一些小學數學就可以推算出,如果你的開支是10000元一個月,也就是120000元一年,那麼你存夠至少300萬的本金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那麼目標明確了,問題是怎麼樣去存錢呢?
如果說你已經有了300萬,你可以選擇馬上退休,但是如果你沒有,那恐怕你還是得花點時間。
實際上,如果可以花20年時間存下300萬,25歲的人45歲就可以退休,35歲的人55歲就可以退休,比起現在動輒延遲到65歲的退休年齡,還是很美好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衣食無憂。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樣可以達成FIRE的目標?當然就是儲蓄,而確定的事情需要確定的辦法,保險恐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了。
假設我們的退休目標是300萬,而我們想花20年的時候來完成這個目標,那我們每年就要存下15萬元。
很多小夥伴表示自己真的沒辦法存那麼多,不過不要忘記了時間也是有價值的,算上利息的話,實際上我們可以少存一些。按照4%的收益來看,我們只需要10萬左右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假設20年之後的利率還是4%,那我們每年領取12萬,是不會影響我們的本金的(當然考慮到人生總有終點,多領取一點也合理)。
有的小夥伴會說,我才二十來歲怎麼可能一年存下10萬元呢?的確,畢竟45歲就退休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不過,在延遲退休成為趨勢的今天,如果可以多存點錢,提早一點財務自由也是很不錯的,不妨考慮從小做起,試著降低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從而每個月存個1000-2000元,為以後的自己多準備一些錢。不要小看這點錢,每個月2000元,一年就是24000元,20年就是48萬,按照4%的利息20年可以存下71萬多元。更不必說幾年後當我們收入提高還可以繼續存錢,從而讓我們達到目標。
談了存錢的方法,那什麼樣的工具可以達成這點呢?
真保君當然是要給大家推薦保險。
比起其他的金融工具,保險確實有他的特點:
有的保險的獲利部分是確定的。今天買了多少錢的保險,未來某一年可以拿到多少錢,是寫進合同的。這樣就可以保證我們未來拿到確定的錢,進而給我們一個確定的生活。這個叫做收益性。
保險是受到保險法保護的,我們放在保險公司的錢是非常安全的。這個叫做安全性。很多保險都有一個「收益率」,稱之為「預定利率」。有的保險20年下來內部收益率高達4.025%,而且都是確定的數字,是不是正好滿足了我們FIRE的目標?這個預定利率是保證的,這點是保障性。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提前退休未必是我們的目標,但是未雨綢繆為未來存一筆錢,或者為家庭,或者為自己,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考慮的。如果你想了解保險怎麼樣可以幫助你達成4%的理財目標,歡迎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大家好!我是真保君,歡迎大家跟我探討任何保險有關的問題。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寫的不錯,歡迎分享!可以點擊以下二維碼加本人的客戶群了解更多保險知識。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