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左京名作科幻小說《日本沉沒》將由湯淺政明改編成動畫《日本沉沒2020》,通過 Netflix 在明年向全球公開。
明治大學副教授、現代日本文化研究者森川嘉一郎看到消息,回想起他幾年前曾經受到《日本沉沒》啟發,給某個動漫畫、遊戲相關講座留過這麼一道作業題:
假設觀測到預兆,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超巨大地震,6 個月後整個日本列島必將沉入海底。在拯救儘可能多國民的生命的逃離計劃的同時,也展開了文化財產的避難行動,精挑細選能夠證明日本歷史和文化的文化財產。
其中,你受到政府特別命令,要遴選能夠裝入一個 40 英寸貨櫃(內部長 12m×寬 2.3m×高 2.2m)的關於日本漫畫、動畫、遊戲的、應該保存的事物。由於情況緊急,如果是能夠簡單明白所在位置的事物,可以無視任何所有權,自由收集到貨櫃中,但若是下落不明的事物則沒有時間展開搜尋。另外,如果一樣東西即使不特意運出,已經有同等物品被輸出到海外,則或許沒有必要把貨櫃有限的容積分配給它。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看法。
請製作一份要裝入貨櫃的事物的儘可能具體的列表,以及向國民解釋作此選擇的思考方法的文件,共計約 1200 字左右。
注意事項和評分點
在組織、記敘「選擇的思考方式」時,需要注意,不止現在的國民、直到遙遠未來的子孫都會用嚴格的標準閱讀這篇文件。
不可採用「聽取專家意見」「組建有識之士委員會」「讓出版社選擇」之類將判斷權和責任推給外部的做法。
列表不一定必須羅列專有名詞,但不得採用「各個時代的人氣作品各 5 部」之類抽象的寫法。收到這份指示的你的部下會不知所措的:「『人氣』要怎麼調查?」「所謂『作品』,是市場上販賣的單行本和 DVD 就行嗎?還是說要從作家和工作室手裡回收原稿、原畫?」
要考慮到貨櫃的容積,注意現實可行的數量和分配。